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年鉴 > 岳阳市年鉴 > 2004卷 > 卫生 > 总类 > 正文

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2003年,全市卫生部门按照省卫生厅提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无一疑者漏查,无一病者漏诊,无一疫情扩散,无一人员死亡”的防治目标,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落实各项非典防治工作措施,果断处理平江1例非典病人和华容、临湘2例疑似病例(被排除),杜绝了第二代病例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现象,取得非典防治工作阶段性胜利。
    一,立足“早”字做文章,预防为主落实处。一是对全市医务人员进行层层培训。市卫生局举办4次培训班,培训427人次。二是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机制。从4月16日起,全市实行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三是成立快速反应机动队。全市共成立疾病控制机动队48支共320人,其中市本级8支45人。各医疗卫生单位还按照防大疫的标准,建立后备机动队。四是加大非典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先后在《岳阳晚报》、《长江信息报》、《洞庭之声》开设非典防治专栏,连续两周组织医疗、防疫专家在岳阳电视台《健康直播室》栏目宣讲有关非典防治知识,通过热线电话解答市民疑问。组织医务人员上街和深入社区、学校、宾馆、车站等公共场所,解答市民关心的问题。据统计,全市共散发各种非典防治知识宣传资料40多万份。
    二,献计献策当参谋,履行职能出主意。4月中旬,特别是全省非典防治工作会议以后,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卫生局提出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决定性措施。在12天内,先后召开3次全市性大会、5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4月29日,成立市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从相关单位抽调近100人,组建11个工作小组,在全市组织4道防线,即:严守以车站、码头和交通检疫点为主体的第一道防线,把好“入口”关;突出以县、乡、村、组为主体的第二道防线,把好“网底”关;强化以机关部门单位为主体的第三道防线,把好“家门”关;盯住以宾馆、旅社、建筑工地为主体的第四道防线,把好“流动”关。据统计,“五一”期间,全市累计排查客运车7万多辆次、外来人员19.6万多人次,送发热门诊就诊22908人,留院观察151人,实行家庭和单位隔离60911人,做到不漏检1人,不漏登1人,不放过1人。
    三,全力以赴尽天职,科学防治强措施。一是实行全天候工作制度。从4月中旬起,全市卫生系统取消了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各机动队实行全日制待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据统计,4月16日~6月30日,全市共出动机动队674队次。二是建立遍布全市的发热门诊。共在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设立发热门诊301个、隔离观察室419个,安排专职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制,所有发热门诊免挂号费,随时接诊发热病人。三是确定非典防治定点医院。4月 26日,市洞氮职工医院被确定为市非典救治医院,4月28日,所有准备工作到位,抽调医务人员全部到岗并进行实战演练。同时确定市一、二医院、各县(市) 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四是成立由9名医疗、防疫专家组成的非典防治专家组,具体指导非典防治技术攻关。在两个月中,专家组共深入一线指导96次。五是建立隔离防护制度,备足防护用品,保证防治一线工作的需要。六是加大督查力度。全市卫生系统均落实一把手负责的责任制,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七是将防治工作纳入经常性管理。自6月26日起,市防治非典指挥部移至市疾病控制中心合署办公,纳入经常性管理。自10月1日起,卫生部门(包括卫生行政机关)实行非典防治24小时值班制。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卫生系统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都在加班加点,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以后,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有的人吃了一个月的盒饭;有的人连续十多天未进家门;有的父子同上阵、夫妻共战斗;有时一天要发300多张传真;一夜要到三四个地方去排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5日,在全市8421万元非典防治经费开支中,卫生部门自筹经费达3574万元,占42%,其中有523万元用于免费诊治病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共有21个单位、43名医务工作者获国家、省、市荣誉称号,其中艾湘涛被评为全国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市卫生局被评为全省抗击非典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