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3 12:00
      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自号东山居士,今华容县胜峰乡人。24岁乡试第一,29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30岁授兵部职方司主事,时值安南王黎灏侵犯老挝受挫,太监汪直向宪宗献计,要乘机攻取安南,命兵部查找永乐年间发兵安南的资料,他抢先将有关资料转移,遏止了这次用兵。成化九年(1473),升兵部车驾司郎中。十一年,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十六年,云中一带常遭敌人侵犯,边军失利,朝野震惊,尚书征求刘大夏意见,所言之项皆获准照行,如期生效。十九年,宪宗听信太监阿九谗言,将其逮捕入狱,后经东厂侦查无据,获释复职。
       成化二十至二十一年(1484~1485),任福建右参政兼巡海道。在沿海造战船、修仓储、选官兵、充水师,不出半年即整饬就绪,东南海防一度平靖。弘治二年(1489),任广东右布政使;五年,转浙江左布政使;六年,调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负责治理黄河,成效显著。被晋升为左副都御使,召还都察院佐理院事,后又授户部右侍郎、户部侍郎。十年,兼任左佥都御使,负责办理西北边塞粮草。事毕回京,他见“朝廷求将之意切,而选将之路狭”,上疏设武举,孝宗认可,于次年4月开设武科。
      弘治十一年(1498)六月,告假归里,筑东山草堂,教子孙耕读。十三年六月,诏升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十四年冬月,诏命兵部尚书,所有人才、政事、刑罚、兴革、进退诸事宜,均与之商议而后行。十六年晋升为资政大夫。
      正德元年(1506)三月,见武宗昏庸,言不听用,事不可为,便4次上疏乞休,五月加进太子太保,敕赐还乡。三年,因宦官刘谨诬害入狱,充军肃州。五年,刘瑾被处死,六年,刘大夏获赦,恢复原官俸禄,复居华容东山草堂。十一年五月逝世,进谥号为“忠宣”。他才识渊博,尤爱诗词,有《刘忠宣公遗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