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三节演出团体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一、清代、民国时期的班社

境内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多为班、社。因剧种和经营性质不同,称谓各异,有江湖班、官班、六人班、案堂班、围鼓串堂、票友社、二弦班等。

人和班 创办于清乾隆年间。周贻白《戏剧论文选》记述:“岳阳有个人和班,都是湖南人,曾在沙市、宜昌一带演出。班主倪春美,唱工老生贺四,其声调极为动人,汉剧名老生余洪元……最佩服贺四,私下辄仿其声调,后来余洪元克享大名,成为汉剧泰斗,走的便是贺四的路子。”清同治年间,该班在宜昌开科授徒。贺四对巴陵戏唱腔的发展,颇有贡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倪春美卒于荆州,戏班解体。

楚南楚胜班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成立于汨罗大湾杨家,班主杨吉成。清道光、咸丰年间,曾由杨秋保(三生)、戴胜凤(老生)领班往南昌、长沙等地演出,扩大了巴陵戏的影响。清咸丰以后,复由大花脸杨敬之掌班,活动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诸县城乡,名声大震。该班经历了90余年,于民国元年停办。

岳舞台 民国3年,由岳阳商会会长周吟鹤邀集40名股东合资兴办,原称岳阳商会岳舞台,请名艺人许升云主持。从湘北巴陵戏乡班中选聘名角,购制精美服装,组成近100人的戏班。8年,许升云租得该班行箱,改为分账班,易名岳舞台。15年,岳阳罹天灾人祸,岳舞台艺人被迫赴常德、湘西一带演出。抗日战争时期,曾组成岳舞台抗敌宣传团,宣传抗日救亡。该班活动于湘西等地22年,几经聚散,37年返回岳阳。岳舞台曾荟集巴陵戏一代名流钟和清等,对发展巴陵戏的表演艺术,提高武打技巧,作出了显著贡献。

陈兴泰班 该班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即负盛名,岳阳花鼓戏艺人有口皆碑。班主陈兴泰从小学艺,先工花旦,后兼唱二旦。其子陈言则,从小随父学艺,清光绪初年继父业为起班。陈兴泰之孙陈景权、陈礼权,亦绳祖武继祖业,长期活动于岳阳县境,延至本世纪50年代后期。

三秋班 班主袁金秋,临湘县人。起班于清宣统末年(1911),长期活动于临湘、岳阳、平江,湖北通城、崇阳,江西修水、铜鼓等县山乡,历时50余年。该班集一代名伶,演员阵营强,被誉为“三秋搭一天,外搭潘神仙,还有一个袁桃生。”系指名老生袁金秋,名花旦袁银秋,名正旦王仲秋,名小丑张达天,名小生潘胜仙,名老生袁桃生。他们善于吸收兄弟剧种表演艺术之精华,创造性地运用于岳阳花鼓戏表演艺术之中,对岳阳花鼓戏的发展贡献很大。

忘思班 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花灯戏艺人起班于平江县余坪乡张市。演员10余人,是花灯戏较早的半班戏之一,活动于平江县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表演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岳阳有两类表演艺术团体;一类是新组建的各县建设文工团(队),为全民所有制;一类是旧班社转过来的戏曲团体,属私营性质。1952年各县文工团整编。1955年,戏曲剧团通过登记发证,在各县落户,成为民间职业剧团,为集体经营性质。1966年前,各县都有专业剧团,其中一个巴陵戏,一个岳阳花鼓戏,一个湘戏,一个京剧,余皆为长沙花鼓戏剧种。“文化大革命”中,所有专业剧团被撤销,人员下放厂矿、农村劳动。1973年始,陆续收回一部分下放人员。1978年后,各县专业剧团逐步恢复。其中华容县京剧团,1955年成立,“文化大革命”中撤销。华容县花鼓戏剧团,1977年成立,1986年撤销。湘阴县湘剧团,1955年成立,1984年撤销。湘阴县花鼓戏剧团,1973年成立,1984年撤销。岳阳市花鼓戏二团,1978年成立,1980年撤销。1996年,又成立华容县歌舞团。1999年,境内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

岳阳市巴陵戏剧团 前身是由新、老岳舞台合并而成的岳阳岳舞湘剧团,1953年定名为巴陵戏,改名巴陵戏剧团,演职员103人。1956年分出20余人赴湖北通城,支援原在该地活动的二弦班,改唱巴陵戏,定名为“湖北通城巴陵戏剧团”。还有部分艺人插班江西修水宁河剧团。新中国成立后,曾整理、改编《九子鞭》、《打差算粮》、《白罗衫》等优秀剧目,参加省戏曲会演获剧本和演出奖,并有李筱凤等一批演员获奖。该团长期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获得好评。并举办几届小演员训练班,培育一代新秀。1992年,排演新编历史剧《胡马啸》,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节目展演,荣获表演、舞美、音乐等各项奖励和“天下第一团”称号。1994年,排演新编历史剧《弃花翎》,参加全省新剧目会演,获演出、音乐、舞美等多项奖。1996年,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1997年又获文华新剧目奖,演职员获奖者9人。剧团连续三届被评为“全省好剧团”。

岳阳花鼓戏剧团 1952年12月建团,定名为新岳楚剧团。1953年3月由岳阳县文化主管部门定为岳阳花鼓戏剧团,唱岳阳花鼓戏。建团初期,物质条件差,全团演职员坚持只发生活费,艰苦奋斗3年,积资添购全套演出设备,修建剧院。曾整理《补背褡》参加全省戏曲会演获剧本和演出奖。1969年撤销,1981年1月恢复,1987年7月又撤销,只留少数艺人组建岳阳花鼓戏研究室。

岳阳市花鼓戏剧团 前身是岳阳地区歌舞团花鼓队,1980年改名为岳阳地区花鼓戏剧团。1986年更名为岳阳市花鼓戏剧团,唱长沙花鼓戏。1985年,排演新编历史剧《喜脉案》,参加全省戏剧季巡回演出,获演出奖。1992年,排演现代戏《将军谣》,参加全省新剧目会演,获演出一等奖,1993年晋京演出,获得首都专家和观众的赞许。1997年,排演现代戏《市长夫人》,参加全省’97新剧目会演,勇夺最高奖“田汉大奖”,主演古萍获“田汉表演奖”。并获导演、表演、舞美、音乐等多项奖。

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境内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曾一度陷入困境,收入大幅度下降。为此,各剧团以改革为契机,高扬改革旋律,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丰富上演剧目,提高演出质量,使剧团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新的艺术人才一批批地脱颖而出。近10年来,临湘、华容、汨罗、平江等县剧团,排演各类节目参加全省各种会演获奖。平江花鼓戏剧团成立后,长期坚持活动在平江山区,送戏上门,1981年,曾出席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单位表彰会,并被评为全国戏曲剧团上山下乡红旗单位。近年来,在内部体制改革后,为便于上山下乡,组合“四化”(装备轻型化,队伍小型化,节目多样化,演出草台化)轻骑队,上山到顶,下乡到边,年均为农民演出300场以上,经济效益良好,农民亲切地誉为“农家班”。1993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好剧团”。临湘县花鼓戏剧团,50年代成立后,在各个时期上演现代戏,送戏到农村,深受农民欢迎。特别是1991年后,内部机制实行团长“海选”,演职员应聘上岗,开辟第三产业,形成“一团两体,以副养演”的新格局,每年排演新剧目,坚持长期深入农村演出,年均下乡演出350场,演出收入18万元以上,群众誉为“纪律严,作风好,拖不垮,打不烂”的“知音剧团”,先后两届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的“好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