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图书馆事业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中知岳州军事赵尚之奉命创建岳州府学宫(即今文庙)后,明嘉靖九年(1530)在学宫内建敬一箴贮书廨,乃岳阳最早的藏书机构。明洪武初年(1368),知县郭子文创建巴陵县学宫(俗称县文庙,在今岳阳市乾明寺小学内);明隆庆五年(1571),建廨舍贮书籍于敬一亭,有敕书40部,后遭兵毁;清初颁藏《圣谕广训十三经注疏》等13种,计1661册,清咸丰三年(1853)又遭兵毁无存。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创建岳阳书院,钦颁藏书,咸丰二年(1852),藏书遭战火毁尽;咸丰十年(1860),邑人阮文锦主讲劝修藏书楼于书院讲堂后;同治元年(1862),邑人孙振铨捐经书19种720本、史书21种452本,《皇清地舆一统全图》30本,总计41种1202本。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平江天岳书院始建于县南小天岳峰;乾隆四十年(1775),移建城内清石巷;同治六年(1886),张岳龄等捐田置地,再次移建于县东黄土仓,内有藏书阁,钦颁藏书;清嘉庆十四年(1809),两度修葺,藏书较多,战乱时书籍损失殆尽。清光绪年间,于岳阳修建金鹗书院和慎修书院,均毁于战祸。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汨罗书院始建于汨罗江下游玉笥山之屈子祠内,建藏骚阁于书院前方,藏书有礼、射、乐、御、书、数等十三经,清道光年间(1821~1850)消失。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临湘知县冉嵩,在原县城(陆城)南门外创建人文书院,内建藏书楼;清道光四年(1824),临湘知县徐凤喈倡建纯湖书院;清光绪十七年(1901),变书院为学会,学习广南学会藏书章程24条,其主要内容有:集书办法、藏书规划、管理制度及借阅手续等,系境内图书馆初具规模之始,抗日战争时期,遭日军飞机炸毁。上述书院,历为名儒宿学讲学与士人学子攻读之地。

民国初年,岳阳县教育局曾附设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几经战乱,书被流散。20世纪20年代初,平江、岳阳相继成立文化书社,设阅览室,供人阅读各类进步书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平江、华容、岳阳等县区,创建以流通革命书刊为主的小型图书馆(室),时称列宁图书馆(室)或红色图书馆(室),后因形势的剧变而消失。民国18年,省国民政府通令,各县政府在三个月内成立民众教育馆,并分赠各县成立的图书馆《万有文库》一册。岳阳县图书馆藏书8000余册,21年,在县城区设立民众阅报处46处,并建巡回文库一座。25年,华容县城新设民众图书馆,内设总务、典藏、指导三股,收藏《万有文库》一部,新旧图书百余种及京、沪、湘、鄂诸地的报刊杂志。以后,各县图书馆并入民众教育馆,内设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