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除害灭病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一、灭蚊、蝇

1950年,灭蚊、蝇多采用捕杀成蚊、成蝇,药物诱杀和结合生产积肥挖蛹等办法。1956年城乡开展除“四害”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将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定为“四害”。1960年,将“四害”改为苍蝇、蚊子、老鼠和臭虫。活动。岳阳县粮食系统停产7天,开展灭雀、灭蛆、灭蝇活动,城区小港仓库、红船厂米厂、九华山粮食仓库实现“四无”。1958年,岳阳、临湘、平江、湘阴涌现一批基本实现“四无”单位。湘阴县实现“四无”县,岳阳、临湘、平江三县实现“四无”乡(社)、镇182个,岳阳、平江县实现“四无”单位204个。1977年7月,岳阳市爱卫会、市卫生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市熏烟灭蚊的通知》,规定7、8、9三个月定时用敌敌畏药液统一熏烟灭蚊。1979年11月,岳阳市市区38个居委会发动群众,筹集资金,联防联治,消灭蚊蝇,规定每周室内药熏1次,室外对蚊、蝇孳生栖息场所药杀2次。共集资3.06万元,雇请107人,对506个厕所、293个猪圈、405条阴阳沟定期打药灭蚊蝇。1982年,岳阳市政府发出《关于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杀虫,进行承包的通知》,市区有1008个单位签订《环境卫生、消毒杀虫承包合同书》,占单位总数的80%。筹集资金123.17万元,购买消毒杀虫药1000多公斤,喷雾器30多个,聘请和培训专职消毒员196人,并建立喷药登记检查制度。蚊蝇密度经市卫生防疫站测定,比1981年下降71.8%。1984年4~11月,岳阳市首次开展城区消毒杀虫工作责任承包管理制。岳阳地、市各级卫生防疫站增设“消杀灭”科室或专职人员,岳阳地区成立“消杀灭”专业队21个,共有196人。1984~1985年的5~10月,湘阴县“消杀灭”专业队对城关地区73个单位、6个居民区3400平方米的蚊蝇孳生栖息场所,坚持每周药杀1次,单位和居民区每周药杀4次。1987年5~10月底,岳阳市就秋季灭蚊蝇效果进行考核,按不同行业和不同街道的特点选点5个,采用诱蝇笼,每旬定期捕蝇1次(24小时),考核结果:6月蝇类平均密度为390.4只;7月采取分段承包责任制,定期喷洒敌敌畏药液后,其密度下降到10.2只。其后,通过多年努力,灭蝇效果得到巩固,经科学监测,平均蝇密度为每小时每笼5.36只,继续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1997年11月,省爱卫会授予岳阳市“灭蝇先进城市”称号,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城市。

二、灭鼠

50年代,灭鼠方法多为人工捕杀,效率低。1952~1953年,岳阳、临湘、平江、湘阴4县灭鼠79.26万只,1958年,境内共灭鼠1159.26万只。1978年6月,洞庭湖水上涨时,岳阳县栖息湖洲的东方田鼠群迁附近高地,从城陵矶至大明湖沿洞庭湖畔的社队,农作物成片被毁。岳阳市卫生防疫站采用磷化锌100公斤,配成4%稻谷毒饵2500公斤,投放于沿湖的君山农场、湖洲芦苇场和城郊、春风、麻塘等公社,灭鼠1.1万多公斤。尔后每年在春秋两季开展药物毒杀。1983年,岳阳行署发出《动员起来,积极开展灭鼠活动的通知》,规定在春耕和秋收前后以县(市)为单位开展2次突击性灭鼠活动。这年春季,各县(市)共投放灭鼠药9000公斤,灭鼠板3.47万块,捕鼠笼5821个,灭鼠1374.4万只,人平灭鼠3.9只。1984年,地区爱卫会办公室和卫生防疫站首次举办各县、农场灭鼠骨干训练班,推广“四统一”“四统一”指统一发动、统一配制毒饵、统一投药时间、统一投药。灭鼠措施。1985年3月,岳阳市开展灭鼠突击旬,投药3662公斤,鼠密度下降73.85%。1986年,华容县畜牧场在防洪大堤设造防鼠围栏,沿大堤建一道高 2米 、长 4500米 的水泥墙,每间隔20~ 30米 留1个墙缺,置大缸于墙缺中。1个月灭鼠47万多只。此法在该县沿湖堤岸全面推广。1987年2月,市政府成立岳阳市灭鼠指挥部。市区共筹集资金19万元,配置毒饵7.2万公斤,实施“全方位”(铁路、公园、下水道、房屋)、“三饱和”(时间、空间、药量)、“六统一”(组织领导、筹集经费、配制毒饵、投药方法、投药时间、处理死鼠)等灭鼠措施。1987年上半年平均灭鼠率达91.55%,鼠密度由11.5%下降到1.06%,下半年平均灭鼠率达95.93%。灭鼠后密度测定:粉格法为2.92%,鼠夹法为1%,二项指标均达到中央爱卫会规定的“无鼠害”标准,“消杀灭”工作居省领先地位。1988年,岳阳市灭鼠指挥部与市区各单位签订《限期灭鼠达标责任书》,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定时观察补饵。市区共布放常年灭鼠站(箱、盒)8.75万个。5月,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建立8个鼠情监测站,设监测点28个,鼠情报告电话12台,全年共筹集灭鼠经费32万元,其中市财政和城建等部门投资3.5万元,集体集资15.5万元,个人集资13万元。11月,市区布放粉块5623块,其中阳性粉块60块。粉块阳性率1.06%,有鼠房间率0.96%,灭鼠率93.38%。基本达到控制鼠害的目标。有100个单位被命名为“无鼠害”单位。1989年3月,市政府印发《岳阳市实现无鼠害城市工作方案》。 5月11日 ,市爱卫会制定《岳阳市加强常年灭鼠工作规程》,由各级爱卫会(领导小组)、街道办事处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加强技术指导,实行奖优罚劣。市卫生局从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抽调50名医务人员组建1支灭鼠专业技术指导队。这年,市政府召开爱国卫生、灭鼠除害讲评会5次,市区共建常年灭鼠站和购置灭鼠盒14万多个,平均覆盖率为80%,投入灭鼠经费42万元,其中市政府拨款5.5万元,其余由有关部门投资和受益单位、个人筹集。11月上旬,省城市卫生竞赛检查组在市区抽查5个单位,阳性率为0.785%;有鼠迹阳性房间为0。11月下旬,市爱卫会组织灭鼠技术人员,对各县(市)城关地区灭鼠效果进行考核,平均鼠密度为0.406%,鼠迹阳性房间率为0.835%,全部达标。各县(市)89.9%的集镇都开展了灭鼠活动。1980~1989年,共建立常年灭鼠站和购置常年灭鼠箱(盒)22.7万多个、灭鼠板3.47万多块、捕鼠笼5800多个,投放灭鼠毒饵63.6万多公斤,投放灭鼠药1.27多万公斤,布放粉块1万多块,用于灭鼠经费97万余元,灭鼠1653万只。1989年12月6~9日,湖南省创建灭鼠先进市考核鉴定组受省爱卫会委托,对岳阳市灭鼠工作进行考核鉴定,对市区、郊区以及岳阳县城关地区进行随机抽样,粉迹阳性率0.58%,有鼠迹房阳性率0.28%,均达到中央爱卫会规定的灭鼠密度标准。 12月11日 ,省爱卫会命名岳阳市为“灭鼠先进市”。1991年,市区平均鼠密度2.4%,有鼠迹房间0.87%,继续控制在国家灭鼠害标准之内。1999年经监测,市城区平均鼠密度为1.86%。

三、灭臭虫、蟑螂

1952年,岳阳县城关镇大多数伙铺、客栈和居民户有臭虫、虱子。在除“四害”运动中,采取用开水淋、煮,石灰水浸泡、硫磺熏等办法消灭日常用具中的臭虫、虱子。1960年,多采用“六六六”粉、1%的硫磺水溶液,涂撒进有臭虫的缝隙或洞穴里毒杀臭虫,取得较好的效果。1986年,把消灭蟑螂列为除害防病的内容之一。1989年,岳阳市卫生防疫站对市区的蟑螂种类和密度进行调查,其调查结果是:均为黑胸大蠊,成(若)虫侵害率为100%,卵夹侵害率为19.42%。根据调查结果,结合除“四害”统一行动,翻箱倒柜扑杀成(若)虫,采用药物毒杀卵夹,蟑螂大幅度下降,成(若)虫侵害率降为3.88%,卵夹侵害率降为0,达到全国统一规定的灭蟑螂标准。1991年8月,岳阳市成为湖南省第一个“灭蟑先进城市”。1999年,对灭蟑效果进行考核,蟑螂平均密度为每盒0.077只,继续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