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总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3 12:00
    境内度量衡器具制作源于明末。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月,岳州开埠,英、美、日和沪、汉商人在境内开办24家“洋行”,经销煤油、纸烟、食糖等商品,其货源大部分来自国外和上海、汉口等地;美国标准燃料公司在城陵矶建筑2个油库,容量分别为3.1万加仑、0.9万加仑,即140立方米和40立方米。因无验收规范标准,亦无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无法确定其质量水准。民国25年,始行度政检定和检查工作。至37年,全境度量衡划一的乡、保仅占三分之一,社会和市场度量衡器具量值混乱至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对商贸部门使用度量衡器具管理采取“限制旧杂制,使用市制,促进市场经济稳定”的方针;标准化、质量工作由有关部门负责管理,工业产品开始按标准组织生产,并制订相应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60~70年代,境内始行量值传递和计量监督检查。各行业主管部门运用行政、产品质量检查来推动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和质量管理工作。1959~1989年,计量制度历经三次大规模改革,使境内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等7个物理量的计量单位得以统一。依照《计量法》和《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市非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改制改值工作于 1989年底基本结束。同年4月,根据《标准化法》有关规定,终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标准审批、发布职能,依法履行企业标准备案职责,强化对产品标准贯彻执行和对产(商)品质量监督管理。1993年9月,《产品质量法》正式施行。技术监督纳入依法管理轨道。90年代,各行政执法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强调发挥管理本系统整体效能。技术监督系统为贯彻国家、省技术监督局、市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政令,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在加大质量管理与质量稽查、文明执法力度的同时,加强高效、优质、高产农业服务和农业标准化工作。至1999年,全市基本消灭无证开展量值传递、生产、修理计量器具现象;质量检验基本具备综合化学分析和检验能力,能对26大类100多种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委托和仲裁检验;全面推行消灭无标生产,华容、岳阳县通过省级验收合格,标准覆盖率由1996年的51%和31%上升到98%以上;“双采”(“双采”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产品由1990年的 213种增至303种,采标标志备案产品29项;QC小组1.46万个,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887亿余元;共办农业标准化试点120多个,高效、优质、高产农业服务项目100余项;累计出动2.93万余人次,进行计量执法与质量稽查3219次,扣押、销毁不合格计量器具71万余台(件)和伪劣产 (商)品涉及金额2亿多元,严惩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稳定市场经济秩序。市技术监督局1994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技术监督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