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四节发展交通邮电事业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1 1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县政府按照“不打乱原有机构,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邮电、交通设施、支援前线”的方针,立即抢修鄂汉铁路和被国民党炸毁的南津港铁路大桥、泪罗江铁路大桥,保证解放军南下作战和物资的运输畅通。接管自办邮电局、所7处,代办所122处,对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封建帮会组织予以取缔和改造,将分散流动的船主、船民组织起来,成立民船联合运输支社。1953年底,成立航运管理站,与民船运输支社合署办公,开展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1958年10月,临湘、岳阳、湘阴3县相继成立京广复线修建指挥部,组成3个民工兵团,动员劳力12万人,支援复线工程建设。1970年底,武衡段竣工通车。市政府还主动与铁路部门联系,帮助各大、中型企业发展专用线29条,全长llO公里,物资年运量在800万吨以上。各级政府对修建公路极为重视,于50年代初期开始规划修建公路。 1956~1957年,平江、湘阴、临湘、岳阳4县所修干线公路131公里。1958~1960年新增公路里程744公里。已有干支线公路98.8公里,基本沟通县与县、县与区之问的交通联系。1957年,境内自办邮电分支机构96处,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城乡邮电分支机构为基础,办理函件、包裹、报刊发行、邮政汇总、电报电话和机要件等业务的邮电通讯网络。1964年后,岳阳专署重视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排除“文化大革命”的干扰。 1967~1969年,京广铁路完成新墙河上下行、汨罗江上下行铁路大桥建设。政府伞面规划公路,全民动员,以民工建勤方式筑路,厂矿企业与沿线乡村一齐上,主干道、乡村道建没迅速发展,将长武公路段沿线临时性桥梁全部建成永久性桥梁。至1975年,公路里程达3676公里,营运车辆1696辆,修建南龙、平恩、长黄、毛云、最江、桃新、湘营等主要县道23条,1950~1978年,先后在城陵矶修建12座码头,解决了客运、军用、供煤、供油等专业运输问题。水E交通、运输船舶朝大吨位发展。1965年底,邮路总长度3562公里,农话明线线条8495公里,自办邮电分支机构150处,逐步改变邮电机构和邮电网络不合理及广大农村不通邮电的状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的联合建设”方针,实行交通体制改革,政府重点抓行业管理和对运输经济的宏观调控,支持境内国家铁路和邮电通讯设施的更新。1979~1980年,铁路经过整修完善,岳阳站到发客车达6对,通过岳阳车站客车达15对;107国道境内段165.39公里实行改建。先后完成6条省道的扩宽改造和大部分县道的改造,铺装了新市佘家坪至屈子祠23公里的旅游油路,兴修公路278公里。至1990年,境内公路里程达5338公里,其中沥青路435.11公里,除地处洞庭湖中的湘阴县青潭乡外,所有乡镇全部通客车,82%的农村行政村通汽车。从事公路运输民用汽车达15516辆,其中专业运输车1636辆,兴建岳阳动式港1号立式码头(多用途)、岳阳楼客运码头、南岳坡码头等各式码头24鹰。运输船舶由木质、水泥结构向钢质结构更新。至1990年,船舶总数 1605艘,载重吨位79588吨。1986年,境内邮路及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18090公里,共有邮电局、所152处,建立农村信报站2351 个,240个乡镇有224个订阅省报,3157个行政村有2903个订阅省报。同年,开通长途全自动直拨电话,1990年,用户发展到1199户;在全省率先安装160路回线用户电报交换机,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网。无线寻呼机从无到有,发展到516户。市话交换机容量10220门,其中自动交换机容量 8940门,农话自动网点18处,总容量3512门。

1991~1999年,市政府坚持交通建设以港口为龙头,江海航运为纽带,以公路为主骨架,铁、公、水配套,内外畅通的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构筑岳阳公路“五纵六横”主骨架。五纵即京珠高速公路、国道 106线、国道107线、沿江经济开发线和省道I临线。六横即南詹线、岳浆线、鹿珠线、磊梅线、西龙线和道桃线。1991年12月,国道107线改建工程全线竣工,为境内第一条水泥路面公路。1994年,岳阳火车新站、岳阳汽车新站建成投入使用,国道106线刘家滩大桥竣工通车。1996年,完成岳阳北站、荣家湾车站改造,岳阳北站提升为货运区间一等站。1997年,兴建国道107线新墙河二桥、省道1804线华容二桥。1998年,岳阳至华容县城关公路由三级升二级拓宽改造,由沥青油路改铺水泥路,兴头公路投入使用,城陵矶港连107国道7.4公里的通海路水泥路建成投入使用。至1999年,全市公路总里程5534.8公里,常年列养里程4488.81公里,其中国道2条,省道9条,县、乡道1300多条。每平方公里由1990年的2.7公里提高到 3.6公里,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3倍。

1966年,水运职工6455人,各类船舶 2119艘,2.49万吨,1987年,岳阳市管理长航城陵矶港务局。1993年完成湘江境内段1000吨级航运的163公里疏浚。岳阳港区动工修建2座 1000吨级码头。1994年12月,城陵矶港区2座5000吨级外贸码头投入使用,并改进港铁路 723米。 1996,岳阳港区1000吨级码头竣工投入使用。港口正式对外轮开放。至1999年,境内共建大小港口17个,港区岸线总长 8648米 ;码头95座,泊位187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库房面积3.6万平方米,仓库容量11499吨。1991年6月,市政府支持开通5000门程控电话,市区用户可直拨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电话。还开通使用60门无线移动通讯系统,成为全省第一个拥有立体通讯手段的城市。1995年,开通17.5 万门程控电话,总容量达240958门。1996~1997年,新架农村电话光缆227公里,新建微波站2处,完成第六期模拟移动电话扩容和第三期数字移动电话及DDN分组交换扩容。1997年,建成因特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可享受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项目。投资1700万元,引进日本生产的信函自动分拣设备,每小时自动分拣信函3万件,成为全省第二套分拣设备。至1999年,全市市话用户达167827户,农话达62105户,无线寻呼74100户,移动电话发展到50229户。同时,开办国际国内专递邮件业务,与全国296个大中城市、180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达。全市已建成电话交换和传输数字网、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网、168电话语音服务网、数字分组交换网、可视电话会议网。形成有线、无线、空中、地下综合数字相结合的多手段、多功能的城乡现代立体通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