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一节组织机构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1 12:00

一、农会

清宣统三年(1911),平江县城成立农事公会,办公地址设大码头文昌阁,首任会长李稼农。1915年改名为平江县农会,会长余贲民。1922年10月,平江县农会改选,已加人中共组织的余贲民再次当选为会长,在中共平江支部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开展起来,在农村秘密建立农民协会(以下简称农协)组织。1926年8月后,农运工作由秘密转为公开,农会成为革命群众组织。其他县成立的旧农会,因农民运动兴起、发展.县、乡农协成立.均都“名存实亡”,被农协取代。

1927年“马日事变”后,各县农协遭到破坏。 1930年,国民党中央《人民团体组织方案》下发后,由于“马日事变”影响较深,工作难以进行。直到1931年,国民党省党部派民众团体指导员分赴各县做宣传工作后,县农会和基层农会逐渐组织起来。4月,国民党岳阳县党部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县农会,选举主席1人,干事5人,后成立区农会6个、乡农会40个,会员14259人。5月,成立湘阴县农会,下辖区农会10个、乡农会29个,会员8430人。10月,临湘县农会成立,下辖区农会9个,会员 42753人。1932年4月,华容县成立农会,仅在县城附近2个区和15个乡建立农会组织,至1934年,岳阳、临湘、华容、湘阴4县农会共辖区农会 24个、乡农会149个,会员29571人。之后,平江县农会恢复,曾由欧阳屏任会长,协助县政府举办生产合作社3个,创办平江农业推广所,县农会附设农场,从事农作物试验。1938年10月,日军犯境后,各级农会活动停止。日军投降后,备县农会先后恢复。华容、岳阳2县农会根据国民党省党部指令,在“行宪”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中选举,组织完成选票任务后,县农会活动停止。

二、农民协会

1925—1926年,一批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结业的岳阳籍学员回湘,受中共湘区委派遣,以国民党省党部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回乡开展农民运动,区、乡农协由秘密逐渐转为公开。1925年5月,华容县五谷坳乡农协在陈家祠堂成立,20多名青壮年农民加入秘密农协。8月,平江县党组织派往广州参加农运讲习所第五期学员余本健、陈显谟、李中和、刘琦毕业回到平江,开展农民运动。下半年,中共党员罗纳川、涂正坤组织献钟、嘉义农民成立2个乡农协,随之影响平江东、南、西、北乡的一些地方,农民纷纷秘密串联,组建农协。年底,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五期毕业的学员蔡协民被派回华容县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2月,华容县第一个区农协——塔市区农协及明镜、碧玉、江山3个乡农协成立。春末夏初,卫相继成立清凉、文宣、大乘3个区农协,4月,派往临湘县开展农运工作的省农运特派员李中和,在临湘县桃林洞庭庙组建该县第一个区农协。5月,中共党员张业元与中央农运讲习所学员隋冰,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到岳阳,以隋受九为中心,串联胡再玉、刘家屋贫苦农民,建立岳阳县第一个乡农协,隋克敌任会长。6月,以国民党省党部农运特派员身份回湘阴县秘密开展农运的中共党员黄福生,在中共城关中心支部的支持下解散旧农会,组织成立湘阴县农协筹备处。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境内农民由积极参与北伐。迅速转到发展自己的组织——农协,秘密农协进入公开时期,各县农民运动掀起高潮,县农协领导机构相继建立。9月,平江县成立16个区、 162个乡农协,会员达l万余人。中共平江地方委员会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平江县农协,选举省委驻平江特派员刘肱臣为委员长,徐礼君为副委员长。大会发布《平江县农民协会成立宣言》。是月,岳阳县农协筹委会成立,负责人廖贞,旋即派24个农运特派员到全县农村开展农运,组建基层农协。10月,湘阴县农协筹备处在附城、熟塘、忠义、文家、道林等乡成立农协的基础上,在县城召开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湘阴县农协,选举共产党员傅光夏为执行委员长,张毓梅为副委员长。后以区为单位成立7个区农协,以乡为单位建立67个乡农协,会员17.6万人,居全省57个县第二位。同月,华容县有区农协6个、乡农协389个,会员1—4652人。中共华容支部根据广大群众要求,决定由陈次蕃等筹备县农协。是月,召开华容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华容县农协,陈次蕃(后廖一贯)任执行委员长。10月,临湘县9个区、200多个乡农协成立,会员2万余人,在县治陆城街上刘公庙成立临湘县农协,李中和任委员长。在各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后,省农协、总工会于1926年12月1~25日在长沙召开全省首届工农代表大会,备县分别派出1~2名农民代表出席会议,华容县农民代表徐履仁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刘革非被选为农民斗争调查委员会委员,湘阴县农民代表陈独新在大会上发言。1927年2月,岳阳县农协筹委会成立20个区农协、87个乡农协,会员发展到10万以上,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岳阳县农协,廖贞任委员长。各县农协分别成立农民自卫军,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运训练班和农运骨干培训班,组织农协骨干分批学习政治、军事知识和开展农运的经验。经过学习培训,这批学员大多数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作用。同时,各县农协派出一批农运骨干参加广州、武汉农运讲习所学习,培训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县、区农运骨干。1927年春,共有农协会员 74万之人。

1927年5月,国民党叛军夏斗寅南扰临湘,该县农协负责人李中和等惨遭杀害,农协解体。长沙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后,湘阴、岳阳、华容3县农协亦先后遭破坏后解体。6月,平江县农协因省农运特派员刘肱臣被捕牺牲,停止活动。

1927年8月,境内共产党组织在各地重建恢复。12月,华容县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暴动, 1928年7月22日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胜利后,各县党组织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组织成立,农民革命团体组织起来。1930年7月,平江县苏维埃政府组建由贫农自愿参加的平江县贫农委员会,主席巫本轩,以乡为单位组织贫农团,负责查阶级、罚款、捐款,领导和组织群众发展生产;组织贫农烧契约、借据,退押、抗租等。为加强雇农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地位,成立平江县雇农工会,支持苏维埃政府,发展苏区经济。6月,岳阳县花苗乡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在花苗尖陈家祠堂成立农协,次年,因国民党“围剿”而解散。10月,与平江毗邻的湘阴东多农民,特别是蓝家洞、向家洞、洪源洞与长乐、大荆、黄谷市、新市街一带的农民在中共湘阴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在长乐建立湘阴县农会,符保林任会长,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随着华容苏区的开辟,组建区、乡贫农团,村贫农小组,协助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会开展土地革命,分配豪绅财物和田地,取消高利贷和苛捐杂税,执行土地法令,保护贫雇农利益和团结中农。1931年10月,并人江南县(华容、石首合并政权)苏维埃政府领导的贫农团。1934年,随着湘鄂西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败,贫农团组织自行消失。同年,平江县贫农委员会及区、乡贫农团因国民党“围剿”,出现割据状态后解体。

1948年11月,中共地下组织派吴雪清、黄剑萍在华容县河口发动农民组建华容地下农协,至华容解放,地下农协发展26个农协小组,608人,为迎接解放做了有益工作。

1949年7月,境内各县解放,随着各级人民政权建立,建立各级农协,吸收农民群众为会员,区、乡、村设农协主席、副主席。岳阳县农协会员25179人,平江县农协会员186422人,临湘县农协会员 80556人,湘阴县农协会员37190人,还建立贫、雇农小组,其中岳阳县3183个,82358人;临湘县2472个;湘阴县参加雇农小组94596 人。土改运动中,各级农协在土改委员会领导下,成为“农村中改革的合法执行者,农民群众反对封建的战斗组织”。随着农村土改全面完成,走农村互助合作化道路,实现“人民公社化”,各县农协完成历史使命,自行解体。

三、贫农下中农协会

1963年,根据《中华全国贫农、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和《湖南省农村人民公社贫农、下中农委员会组织章程试行草案》,各县开始筹建贫农下中农(以下简称贫下中农)协会,并在基层组织贫下中农参加。4 月,中共平江县委制定颁发《贫下中农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在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成立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并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委员会,生产队设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并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委员会,生产队设贫下中农小组,各级贫下中农委员会和小组有权列席同级管委会会议,并协助各级监察组织开展工作。临湘县成立大队贫下中农协会363个,生产队贫下中农小组3905个,贫下中农参加组织人数占成年人总数88.4%。 11月17日 ,岳阳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召开全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岳阳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委会。县委书记张月桂兼任主任。次年,岳阳县所辖区、公社、大队先后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生产队成立贫协小组。11月底,湘阴县召开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湘阴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委会,县委书记陈秉芝兼任主任,筹委会负责在县内普遍建立贫下中农组织。1964年1月,该县有1.1万个生产队建立贫下中农小组,70个公社、947个大队建立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10月,临湘县召开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临湘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县委书记汤吉贵兼任主席。1965年,华容县在“四清”运动中,建立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县委书记马书玉兼任主席,组建19个公社贫下中农协会、401个大队贫下中农协会、3898个生产队贫下中农小组。1966年9月,湘阴县召开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袁大会,选举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委员15人,正式成立湘阴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县委书记杜建华兼任主席。10月,平江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平江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委员35人,县委书记董志文兼任主席。汨罗县是1966年从湘阴县析出的,未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

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后,贫协组织停止活动。一些地方被革命农民代表大会取代。1973年,各级贫协组织逐渐恢复,汨罗县25个公社、1个城镇、368个生产大队建立贫下中农协会,3823个生产队恢复贫下中农小组,12月,召开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泪罗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汤吉贵兼任主任。11月,临湘县召开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成员,县委书记董志文兼任主任。12月,岳阳县召开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李怀芝任主任。是年,华容县在恢复公社、大队、生产队贫协组织的基础上,组建华容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县委书记杨振山兼任主任。平江县在全县各级贫协组织恢复后,成立平江县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谭世雄任主任。湘阴县于12月中旬召开第三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贫下中农协会,县委书记马永康兼任主任。1976年11月,召开第四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改选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刘菊秋任主任。1978年底~1979年,各级贫下中农协会停止活动,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