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书声琅琅 茶叶飘香——记忆中的临湘农校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临湘县立农业中等技术学校创建于1964年10月,校址位于当时的五里牌公社千针大队墩上生产队(现五里牌乡千针村墩上组)。校长是县委委员、县供销社主任刘锦荣兼任。我和县农业局副局长唐星阶为副校长,分工我主持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工作。
    农校创建之初,是一所半农半读的中等农业技术学校,主要是为农村和农业培养一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县委办“农校”的决定下达后,县直各战线、各单位闻风而动,都表示要为“农校”的创建出力、鸣锣开道。特别是有直接任务的县农业局、县供销社、县文教科等单位,更是紧锣密鼓行动很快。县文教科从全县各中学教员中选拔一些有教学经验、且年纪较轻的教师,县农业局抽调三名农技干部:还聘请3名后勤工。随即开始招生考试。
    由于招生广告分送到各公社张贴,很快就有200多名学生报名应考,录取学生108人;1965年下学期又招收新生50人。先后编成3个教学组,配有班主任、班长。设团支部学生会,配备学生干部,组织民主办校,师生自己管理自己。
    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办“农校”搞半农半读,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都有一个认识过程,既读书又劳动也有一个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学校开学后,我们就在全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明确学校要培养的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把老师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教,为成为祖国新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而学习。同时,组织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开荒种茶,建设校园。当时,千针坪墩上这个地方可供使用的只有大小山头九个,且荆棘丛生,树蔸、刺蔸、石头遍布,人称不毛之地。唯一可供利用做教室、宿舍的是一栋旧粮库、一栋废牛栏(集体大牛栏),学生一见,触景生情:称为“三大件”(荒山、仓库、牛栏)。我们向县委和刘锦荣同志汇报后,正式同千针大队、墩上生产队商量,同意把仓库和牛栏借给我们。经过简单维修后,一个用于学生、老师的集体宿舍;一个做课堂。再用茅柴茅草搭了临时伙房露天作炊,露天开饭。就这样安顿下来。开学的第一课是上山开荒,建设室外课堂,也叫劳动第一课。后来的茶叶课,多数是在山上讲的。老师和学生一边开荒,一边讲茶叶学,边劳动边学习,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种茶需要的土壤附值(酸碱度),茶叶条播的走向应是南北方向,有利于茶叶生长过程中的通风透气。四年后,我们开荒种茶20.53公顷,梯形、条布,茶籽都是引进的良种,大多来自云南大叶茶和君山茶。就是这20多公顷茶园,为临湘县委在1966年组织大面积垦荒,新建五里至羊楼司新屋村之间的临湘示范茶场,提供了可行性的科学依据。农校茶园也成了茶场组成部分。在开荒种茶的同时,还兼学别样,在老千针队借了4公顷水田,组织老师、学生自己育秧,自己耕种。还是作物栽培、植保课的大讲堂。为改善学校条件,师生自己动手做砖坯子,平整宅基,两年建起3栋红砖红瓦屋、3间教室、1栋宿舍、1栋厨房和食堂,共计2000多平方米,结束了住牛栏住仓库的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在临湘农校生根开花。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吹遍了农校内外。
    岁月有情,日月如梭。“农校”的昨天,转眼过去了四十二个春秋。一位不知姓名的记者,路过千针坪时,停车坐爱、歇息片刻,自言自语的话,却印在人们脑子里,他说:“这里书声琅琅,茶叶飘香,是个不错的地方”。这句美言,时至今日令人难忘。的确,临湘农校不仅是一所环境优美温馨的学校,而且是一眼望去绿波翻浪的茶场。村庄、公路、铁路、茶场、学校连成一片。它是读书、劳动、教书育人的阵地。师生们晴天劳动,雨天读书,课表上晴雨两安排,学习在室内室外两个课堂。上语文课写作文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是赞美学习、劳动,歌颂社会主义。讲数学课,是联系劳动的实际学“优选”、经营活动“线形”、 “测等高”,“量坡度”。农技和茶叶课则突出土壤肥力,测酸碱度(PH值)。讲植保课,给学生讲防为主,结合讲治。老师在室内课堂上则是学生尊敬的长者,在室外劳动的天然课堂里是技术员,是实践课的组织者和安全员。师生同心同德,和谐共处,心情舒畅。“男同学整茶地、挖条播沟好似蜻蜓点水;女同学播茶籽情同仙女散花”,半农半读的农校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学有所用,在各个不同岗位上为临湘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学生卢春香毕业后被万亩茶乡的横铺聘请为技术员。像卢春香这样的学生,毕业后还有许多:有的当上人民教师和中小学校长;有的成为县乡两级行政干部。他们当中有的是乡镇长、党委书记,县市各部门的局长、副局长和村官。也有地师一级在岗的领导,还有一些是土建筑师,医生医师,会计师,企业的经理、副经理甚至是企业家。

(作者系原临湘县常务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