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我的三年“扶贫助学”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退居二线后,又做了三年扶贫助学工作。

    1997年7月18日,周昌贡市长在团市委《关于我市大中专学校特困生问题的调查报告》上作了批示: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认真研究,提出有效办法,解决特困生的困难。

    根据市里指示精神,市教委新启主任迅速召开有关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的传达贯彻,确定了先调查了解情况,再拟扶助措施的工作部署。会上决定由我代表市教委主管这项工作。我深知这项奉献爱心的工作关系重大,也很艰难。但出于对贫困学生的理解和同情,我不顾自己的身体有病,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关于调查了解情况,我们确定既了解贫困情况,又总结扶贫经验。在具体作法上,一是市教育局进行定点调查。我和有关科室的陈铁义、周世雄同志深入一校(岳阳师范)一乡(岳阳县相思乡),在师范学生科姚科长和相思教育组许组长等同志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对师生、家长和有关干部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走访座谈,掌握了不少一手资料。二是请部分学校和乡镇教育组作专题调查。岳大、师专、二师范和几个教育组都提供了不少具体情况。我们在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向教育局领导作了汇报。

    正如团市委调查报告所反映的那样,大中专学校贫困生的情况是令人感到不安的。在大中专学校学生中,似乎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少数富裕家庭的学生可谓是大用钱乱用钱,甚至是有用不完的钱;一方面是部分来自贫困农村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学生,连基本生活费也难以保证,个别学生一天就是早上去食堂买六个馒头,每餐两个,一杯开水。还有个别学生只能待同学们吃完饭后悄悄去食堂收点剩饭剩菜。岳阳师范当年在册的1922名学生中,家庭有不同程度困难、不能按数缴纳学费、每月生活费在100元左右的贫困生425人,占学生总数的22.13%,其中不仅无法缴纳学费,而且连基本生活费也没有的特困生108人,占学生总数的5.6%。学生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校的困难,截至当年10月底,新老学生共欠学费94.57万元,如大专256班彭远志累计欠费10025元,普师264 班付佳才累计欠费7910元。岳阳大学当年在册的1290名学生中,贫困生有385人,其中特困生172人,累计欠交学费32万多元。另据岳阳县月田镇教育组提供的情况,该镇伏洞村农民万彪1996年为送两个儿子上大学(一名湖南师大,一名西安矿业学院)不仅卖掉了耕牛,卖掉了生猪,卖掉了口粮,还卖掉了一只看门狗。孩子没毕业,就欠了高利贷近4万元。

    如果说,大中专学校的贫困生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话,那么贫困农村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生问题,就更加使人感到焦虑。我们定点调查的相思乡,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这个乡分布在海拔近1000米的相思山周围,总人口22500人,人均耕地仅0.5亩,1996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其中的几个特困村人均收入在700元以下。全乡3741名中小学生中,有贫困生744人,接近占学生总数的20%,其中已失学的41人。该乡卢段中学 477名初中生中,有贫困生83人,其中特困生20人。这个乡的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之所以这样大,一是孤儿多,全乡有36人;二是单亲家庭学生多,全乡有43人;三是家庭主要劳力病残、服刑和遭受山洪灾害的多,全乡有208户。1996年,该乡195名公办教师为学生垫付学费计现金5万元,打白条担保 10万元,教师人均垫付700余元,最多的垫付近3000元。

    根据调查的贫困情况,综合各地扶贫助学的作法和经验,市教育局研究了五条扶助措施:一是动员师生互助;二是争取社会捐助;三是城市对口扶助;四是设立扶贫助学基金;五是设置勤工俭学岗位。

    为了使确定的五条措施能得到落实,新启主任提出,扶贫助学大家有责,首先从市教委机关做起,首先从我做起。并当即决定市教委对口扶助相思乡的孤儿读书,他自己拿出800元扶助该乡12岁的许敏和10岁的许亚辉两名姐弟孤儿。康宁副主任也拿出400元扶助一名孤儿,在领导的带动下,委机关干部第一次就为相思乡捐款7200元。

    我们后来跟踪调查的情况说明,贫困生问题引起了市、县、区政府的重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把扶贫助学作为一件大事,千方百计为贫困生解难。特别是城区的一些大中专学校和相思乡,更是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大了扶贫力度。岳阳师范采取学校挤一点,师生捐一点,校办企业拿一点等措施筹集扶贫资金,仅1998年下学期就拿出10万元,分三个档次扶助了211名贫困生。同时,学校还设置若干勤工俭学岗位让贫困生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一般每月也能挣钱100元左右。岳阳大学建立了“希望之光”特困生奖励基金会,有126人次受到奖励。此外,学校还拨专款扶助了87名特困生。岳阳师专从办学经费中挤出24万元,建立扶贫基金会。郭云辉、彭时代、陈建民等校领导都多次为特困生捐款。岳阳二师范从“特困基金”中先后扶助了300多人次。

    相思乡的贫困生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级领导都带头捐款捐物。乡党委、政府更是提出决不能让一名孤儿和特困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乡党委、政府机关干部同12名特困生结成扶助对子。县教育局拿出2万元,为特困生减免学杂费。教育组和中小学教师共捐款8000余元。为扶助卢段村建立扶贫助学基金,台胞许先裕先生第一个捐款2万元。从此,在相思这块贫困的土地上,涌现了不少人民公仆心系贫困生,社会各界捐助贫困生,学校师生关心贫困生的动人情景。正因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从此相思乡的贫困生和孤儿没有一人失学,过去已失学的41人,又回到了学校。被扶助的学生也深受感动,他们中涌现了不少刻苦学习、品学兼优的好典型。对此,中国教育报和岳阳晚报都曾有过报道。

从事扶贫助学工作,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所以,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我自己也先后同3名贫困学生结成扶助对子。一名是相思乡的孤儿许亚军,我和学校共同扶助他读完了初中,并在市招生办彭主任和二师范林校长等领导的共同关心下,得以在二师范中专毕业,现在外地打工。一名是平江一中的高中毕业生陈金舟,1997年,他是背着一袋米粉上清华大学的(早上不去食堂用餐)。后因实在难以交足学费,无奈之下,其父带着陈金舟找到徐主任和我。这孩子性格内向,很憨厚,我很喜欢他。从此我和他成了忘年之交。他在清华读书期问我给予了一些帮助。他刻苦学习,品学兼优。2001年在清华本科毕业,考上中科院硕士研究生,2004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又被选送去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一名是岳阳师范大专256班的彭远志,这个平江籍的特困生累计欠学费万元以上,中途几乎停学外出打工,他曾向周市长写信求助。为了使他能走出困境完成学业,我和学校学生科的领导,还有他家乡的一位热心的老党员,共同对他进行扶助。此外,逢年过节我老伴还几次给他贫困、年迈的祖父带去钱物。因师范和教育局只一墙之间,所以,不少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被请来我家吃“营养餐”。毕业时,我老伴又为他买了被单和生活用品。他毕业后被分配在平江县芦洞中学,担任班主任,并被评为优秀教师。   

2000年10月,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现在回顾这段扶贫助学工作,我感到十分亲切和欣慰。特别是我直接扶助过的孩子,都和我成了忘年交,他们的家人也似乎成了我家的亲戚,我们彼此建立了难忘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