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岳阳晚报》的初创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岳阳1949年解放后,仅在1958年各县有过办报的短期历史。长时期在古城岳阳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报业一却是一片空白。
    1983年.岳阳市升格为省辖市。市领导面对百业待兴的各种困难,仍壮志满怀,决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创办报纸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件大事来抓。1985 年7月发出创办《岳阳晚报》的通知,并任命李平澜同志为社长。这年的10月15日上午,当时的市委书记李朗秋和市委秘书长汤志雄找我谈话,他们说:“市委决定你调离党校,到市委宣传部任副部长兼《岳阳晚报》总编。现在市里财政 困难,要办的事太多,拿不出多少钱办报。你们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只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定能办好市委机关报。”我当即表示坚决按市委要求和同志们一道苦干三年,白手起家办好党报。

左一为作者

当时的困难的确很大,起码的工作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真正是“三无单位”——无经费、无场所、无人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临各种困难,我们迎难而上。当时我们没有立下什么豪言壮语,只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破解各项难题。
    没有金窝银窝,总要有个草窝。经多方联系,才在岳阳航管站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单人宿舍作为办公和住宿用。为节省开支,墙壁未粉刷,地板未抹平,电话未安装,虽值六月炎天,电扇也未买。连一些起码的办公用品——桌椅板凳都是由李伦可同志在市彩印厂借来的。当时常停电,晚上就靠两支蜡烛,在微弱的蜡光下,几个人一手执笔,一手摇动大蒲扇,虽然汗水直流,工作到深夜也无人叫苦,即使晚上饿着肚子也没有加班费,更谈不上什么奖金。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由李平澜、黄建春、熊培根、刘健湘、刘小赤、余少华等人共同奋斗,终于办出试刊第一期报纸。
    当时的生活是居无定所,食无定时。除了李平澜有间既办公又作卧室的房子外,其他人都分居在亲友家。余少华是从原北区文化馆调来的,他借住在3517厂一个朋友的集体宿舍里,多数时间就睡在办公桌上,吃饭则是东一餐、西一餐,这样的日子竞持续了两年之久。廖焕武同志在部队是个正团职干部,来报社后,一家四口借住在原天主堂两间地下室里,既无窗户又无厕所,他戏之为“暗无天日”的生活。
    一室一厅的房子实在太小,后来只得搬到市药材公司四间共56平方米的房子里办公。就这样东搬西搬竟有6次之多。
    为了安个“家”,社领导费尽心机。当时要点钱谈何容易!先是向市委招待所借了2万元的开办费,后来财政拨款5万元,也仅够发工资。通过各方努力,在 1987年初,市委拨款20万元,决定在原市政府大院建一栋宿舍楼,由副社长廖焕武具体抓。付给了5户拆迁费外,仅有15万元的基建款,而一栋宿舍的最低造价是43万元。社领导发动大家四处张罗,在1987年6月底终于破土动工,老廖和另外两同志24小时轮流困守工地不歇火。老廖在工地上随身有“三宝”:一张图纸,一个饭盒、一部自行车。三餐饭吃在工地,他一年时间没有休息星期天,也没有外出一次门,全泡在工地上。1988年终于建成2800平方米,35 户的宿舍楼。
    筹措经费、新建宿舍固然困难很多。但调集和培训一支过硬的新闻队伍更不容易。报社初建时,采编人员全是新手,既无一人来自新闻院校,亦无一人办过报。真正是一群“外行”。为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抓好政治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认真抓紧采编人员的业务培训。否则一切美好的愿望终成泡影。我们的办法:
    边干边学。创刊前后,人手少,任务紧,不可能脱产学习,只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试刊期间,只有5名编辑记者,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还搞校对,一身多任,甚至还充当“报童”,到街头巷尾去推销报纸。人少就一人包一个版面,从写稿、编辑、画版、校对,样样都干。当时社领导李平澜带领几个“兵”看着人家报纸“依样画葫芦”。为提高大家业务水平,社领导紧紧抓住自学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理论,并定期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出榜公布学习成果。在自学中特别注意拜能者为师,虚心向内行、专家求教。我们先后请了省委宣传部的新闻处长邓克谋、湖南日报社的梁新春、新华社湖南分社的刘春贤为我们讲课。我们还派人跟随湖南日报驻岳记者站的同志下到区、县采访,拜他们为师,向他们学习。此外,我们还注重集体采访,当时考虑单兵作战能力太差,就成立采访小组,搞战役性的报导,如反扒、食品卫生大检查、行业服务质量跟踪采访等等,这样有利于取长补短,相互切磋,便于报导的深入。同时我们还大抓了评报活动。每天报纸刚出,就集合大家议论,议成绩,揭短处,当面锣,对面鼓,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没有人因稿件中的问题受到批评而发火,也无人因写出了好稿而趾高气扬。此外,社里还规定每周每月采访的策划。有好的新闻线索,互相通气,大家坐下来就如何采访、如何写作等细节详加探讨,这样既服从了党的中心,又有我们自己的主动性。
    跟班学习。一张晚报到底该如何办?办个什么样?当时大家心里都没谱。为此,在正式创刊前,报社组织10名编辑、记者由主管业务的副总编钟德华带队前往《长沙晚报》学习。白天在他们的总编室、要闻部等部室跟班劳动,夜晚就挤在简陋的宿舍里交流心得体会。是时,酷暑蒸人,吃的大食堂,睡的硬板床,无一人叫苦,无一人上街购物,也无一人探亲访友,学习十分刻苦。长沙晚报副总编黄林石开玩笑说,你们这支队伍是一支哀兵,哀兵必胜啊!后来事实证明,他的话正好言中。
    进人从严。创刊前后,业务人员严重匮乏。编制宽松,要求进报社的人日益增多。社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报纸的水平是报人水平的反映,进人必须从紧从严。有力地抵制了一些不该进的“后门”。对于要求进报社的人,除考察德才操守外,还要通过面试、笔试或分析其作品,全面考核其业务水平。我们特别注意从县、区、场的新闻专干中物色人才,从通讯员中发现人才,从而使一些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同志进入采编第一线。后来又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了一些编辑记者。这些人进入报社后,大多成了业务骨干,挑着报社工作的大梁。
    时光易逝,创刊三年,报社的业务建设生机勃勃,成绩令人瞩目。
    报社创建时期,真正是“一穷二白”,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为什么在短短的3年中,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受人赞赏的新图,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社领导克勤克俭,以身作则,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只要领导苦干实干,群众就会自觉地跟着迎难而上。试刊期间的报社社长李平澜从外地调来,人生地不熟,租住在一间民房里,当时天气热,又经常停电,为赶写稿子,晚上点上蜡烛,“赤膊上阵”,任凭汗流浃背,蚊虫叮咬,仍不停笔。就凭这股顽强劲,几个人苦干2 个月就出了第一张报纸。副总编钟德华到外地出差,住的是价格最低的房子,吃的仅能填饱肚子。他身体不好,可为了采访治安方面的现场新闻和公安干警连续战斗几昼夜,写出了轰动岳阳城乡的新闻特写。创刊期间,人手不够,社领导和采编人员一道既当编辑记者,又当校对,经常日夜连轴转,打几个通宵是家常便饭,大家既没有领一分钱的加班费,也没有补休半天假。一部面包车,只接送住地离办公室较远的同志,社领导从不单独用车。有个领导因私人急事去长沙,按规定先交了汽油费才用车。逢年过节分点物资,按顺序平均分配,任何领导不多拿多占。3年时间里进报社的人不少,主要领导未接受任何礼物,即使两瓶酒一斤糖也如数退给送礼者。
    我们深知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作为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以“两个务必”作为行动的准则,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不能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小九九”,即使小事亦应如此。在晚报正式创刊后,为使大家稍作休息以利再战,报社利用假日,租用一部大客车去张家界旅游。为使大家玩得痛快,规定可带1名家属。主要领导主动留家值班,连家属也不让去。那时经费十分紧张啊!能节省一个是一个。新宿舍楼建成后,准备安装一部电话机,装到谁家合适引起小小争论。新上任的总编梅实提出要照顾老同志,而这个老同志却认为不能只图自己方便,结果就装到宿舍的楼梯间。事情虽小,但折射出领导们的精神风貌。领导的行动是无声的号召,正是领导的身体力行艰苦奋斗作风,才最大地激发了大家迎难而上的革命热情和创业精神。其次,要使艰苦创业精神持之以恒,长盛不衰,政治思想教育和必要的规章制度要常抓不懈。晚报正式创刊后,就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政治思想工作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如领导的每月一次的交心通气会,两月一次的政治学习、每季度的组织生活、上党课、考勤和用车规定等等。为使思想工作更深更细,还就社领导和同志们的谈心活动作了明确分工。仅1987年社领导就与48人次先后谈心3、4次。白天抽不出时间,就利用晚上或节假日走家串户。此外,还建立了定期的家访制度,有的同志家住在外县,社领导分头跋山涉水登门造访。在抓正面教育的同时,社领导敢于抵制各种歪风邪气,身正不怕影子歪,领导自身过得硬,就敢于理直气壮地批评不正之风,特别抓住以稿谋私的歪风进行了几个回合的整治。
    再次,注意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1985年以后,3年时间调进报社有50多人。多数人面临住房、家属安排、子女就学、本人的转正定级等诸多问题,而报社本身一时又无力解决。社领导就分别到处求助,四处奔走,切切实实帮助大家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使同志们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更安心地工作。
    报社创刊前后3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在创办过程中的艰辛是难以言述的。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辛勤的劳动毕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报纸从试刊到创刊,从周二、周三到周六刊,仅用了两年多时间。报纸的发行量从几千份的赠送发展到5万多份的订阅。报纸的影响日益扩大,忠实地发挥了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多次受到市、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报纸的质量明显提高,好新闻逐年增多。1986年,地市报纸好新闻评比中,本报有2篇作品获一等奖。1987年,湖南省好新闻评比时,就获得一、二、三等奖各一个。1988年,全省好新闻中,本报获得一等奖3个,当时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夏赞忠高兴地说:  “《岳阳晚报》在我省报业系列是起步很晚,进步很快的一家。”报社的基建也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建了宿舍楼,买了轮转机、汽车和其它设备。当然,这仅是个良好的开端,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报社全体同志艰苦创业的丰硕成果,是大家心血和汗水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