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冰火战场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参军动员

1950年lO月,天气逐渐阴凉起来。我们这些旧社会一无田二无土经常讨米逃荒的穷伢子正沉浸在新社会斗地主分田地的喜悦之中,村里突然召开群众大会,临湘县第五区即云溪区的一位姓马的区长在会上告诉乡亲们说,美国佬武装侵略了我们的邻国朝鲜及我国领土台湾。之后我们这个偏僻的山冲里迎来了县乡宣传队,一场仇视、鄙视、蔑视美帝国主义的“三视”教育活动通过开会、讨论、标语宣传等形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随着教育的深入,我们这些农村伢子也明白了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如果不抗战,我们刚分得的土地及刚安宁的生活就将失去。人民的仇恨心理越来越强,大伙儿都争相要求参军抗战。
    1951年正月十五吃过元宵节饭,18岁的我丢下13岁和9岁的两个弟弟,跟着马区长沿京广线铁路从路口步行到云溪,与40多个青年在云溪学习政治及进行简单的操练。政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打倒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到岳阳换制服后,又进行了个把星期的队操与政治学习。有的战士用快板表达我们的心愿:  “美帝好像一把火,烧了朝鲜烧中国,邻居中国快救火,救火就是救中国”。我们入朝参战的心情非常急迫。在岳阳登上了闷罐火车,七天七夜后来到安东(今丹东),沿途听到警报声、敌机马达声响个不停,被敌机炸毁的房屋到处都是,被炸死炸伤的同胞不在少数。耳闻目睹,我们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进一步加深了。部队在安东整训了个把星期后,我们庄严宣誓:  “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援助朝鲜兄弟民族的解放战争……上级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将侵略军队全部、干净、彻底消灭。”战前动员,我们统一了思想,士气高涨,随时准备跨江作战。

初入朝鲜

1951年4月,我们这些在战后新动员武装起来的志愿军预备部队来到鸭绿江边,渡桥处江宽只有30到40米,我们仅用了几分钟就过了江。一入朝鲜,只见一米见方大的炮弹坑和被炸的废汽车架到处都是。此时正值第四次战役快结束,第五次战役快打响之时,天上时不时就飞来几十、上百架敌机,一时天空都变暗了许多。敌机往往先扔下照明弹照亮,然后轰炸。因此,我们行军大都是日宿夜行,带队教导员告诉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耳朵要像雷达一样灵敏,行动要像雪兔一样灵活,这样才能听得见,走得快,藏得住。这时的朝鲜,积雪仍有1尺多厚,树枝及屋檐下挂的凌冰有1米多长,人呵一口气,眉毛头发上都结成了小冰花。行军40多天,我们来到三八线以北一个叫吉景里的地方。、这里我们很少看到还有完整的房子,极少见到青壮年男子。只有一些老人,妇女,孩子。他们没有粮食时,我们就分给他们吃;没被盖时,有些老人,孩子就和我们合被而睡;有时我们战友挤在一块,把被子让给朝鲜妇女睡。我们一边学习作战技巧,一边向朝鲜老乡学习朝鲜日常用语。如房子叫“鸡皮”、开水叫“莫冻哩”,老乡叫“鸭婆”,  “鸡皮里灼”就是有没有房子休息的意思。

野战医校

5月份,我被编到首批入朝的13兵团下属的号称朝鲜战场“四金刚”之称的42军。兵团司令是邓华,42军军长是吴端林,政治委员周彪。由于战事紧,我军伤员很多,急需大量医护人员。于是我被分派到126师战地医校学外科解剖。名叫医校,其实象打游击一样,我们时不时地换地方、找地方学习。我们躲到大树下、翘起的悬崖下,席地而坐,听一位姓马的教导员给我们讲课,“医校”连帐蓬都没有,除了几本解剖书,手术器械也难见到。此时第五次战役战斗正酣,敌人仗有空中优势,时不时几十架敌机低空盘旋俯冲扫射,低得我们可以看见驾驶室里的美兵。我们这些新兵入朝也有二三个月了,被带队的老战士那种临危不惧,临战不乱的气概所感染。敌机来时,我们虽蹲在山沟或伏在大树下,但却抬着头,轻蔑地看着它象一只秃鹰气急败坏地在空中尖叫,拉完它的“大便”后,灰溜溜地走了。此时“它奈我何”的无畏心理猛然倍增。

饥寒行军

后勤供应困难一直是志愿军的一个心病。1950年10月至1951年上半年,是我军入朝作战初期,厚厚的积雪,迅速发展的战事,不断拉长的战线,及敌人对运输线路的狂轰乱炸,造成弹药、衣被严重短缺。有时一天吃一两餐稀饭,或一天吃一、二个冰窝头。这年上半年,我们吃了三个月的雪水伴炒面,难得有一餐热饭吃。有时缺粮断炊了,就少餐少食,或采集野芹菜、野果充饥。即使在供应情况稍好的下半年,志愿军全体官兵响应司令部的号召,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食,捐给朝鲜老乡。
    1951年11月,我被分到126师3777团1营1连1班,全班的武器就是一门六0炮及其弹药。此时,我部正实行战略转移,由东线向中线行军,再转到西线,行程几百公里。记得有一次从下午五点钟动身,直走到第二天的上午八点,一座高山我们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时间。这次行军,我们走过了大小18条港、河,爬过了一座雪山。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积雪没大腿,鞋子、棉裤全被湿透,划破划花的裤子上冻成冰花,走起来哗哗作响。夜行军不准打火把,黑灯瞎火,趟雪趟水趟冰,有的战友的脚被冻熟了,有的战友掉进了积雪虚掩的深坑里,拉也难拉上来。寒冷并没有使我们低头,一路上“忍受艰苦就是光荣”、“克服困难就是胜利”的口号深入人心。行军小憩时,我们就把破被子、破毯子缝成两用手套,没有针就用电话线的铁丝代替,没有线就拆破袜子的线,两用手套行军时套在手上,休息时套在脚上。有时从朝鲜老乡的苹果园里经过,虽然渴、饿得要死,也没有一人偷吃苹果。经过三个多月的急行军,我们终于来到朝鲜西海岸地区参加反登陆海岸坑道工事建设大战。

坑道防御

在武器装备上,敌人拥有绝对优势,美军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武器,战争一步步更加残忍、残酷。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存自我,消灭敌人,成了志愿军的一大课题。1951年秋季防御战中,兄弟部队的战友们发明了把防炮洞挖深的办法,即猫耳洞,并逐渐发展成马蹄形小坑道,有效地保存了战斗力,后在全军迅速推广。每条坑道一般长数十米,坑内宽1米多,一人来高,均有两个以上的出人口、坑道顶部距地表高度为1530米。我们挖坑道从东线挖到中线,最后挖到西线。坑道不是简单一条,而是纵横交错,纵深几十公里都有的多重防御网络。有时一座大山,被隧道挖了几个穿。隧道一般高2米多,宽8尺,用树木支撑。随着坑道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技术也日益完善,坑道工事能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既能打能防能机动,又能贮存物资,保证生活需要。坑道战术,在防御作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地表虽被敌人暂时占领了,但地下隧洞里志愿军战士正在休整,随时“地兵天降”,杀敌人个措手不及。如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不到4平方公里的两个山头阵地,敌军先后投入6万兵力、300余门火炮、170辆坦克,3000余架飞机,把山上石土炸松了一两米,围攻山上的坑道部队近10天,最后我们以胜利而告终。敌人正面攻不动,又计划从东西海岸两侧登陆夹击。 1952年春季,我们就开始在西海岸日夜挖坑道防敌人登陆,一直到。1952年10月42军回国休整止。初春挖坑道,天寒地冻,土石坚硬,并且缺乏工具和炸药等。我们广大官兵,群策群力,想出许多好办法。没有炸药,就拆卸敌人未爆炸的炸弹、炮弹;没有工具,就自办铁匠炉,利用敌人炸弹、炮弹的铁皮、碎片打制锹、镐、铁锤,铁钎等。我们的手上水泡变成血泡,血泡破后又继续挖。志愿军战士前赴后继,到1953年春季,在东西海岸设置了纵深达10多公里的两道防御地带,挖掘了700多公里的坑道,构筑3600多个永久水泥工事,屯积了大量弹药和可供全军8个月用的粮食,14个空军师准备随时参加反登陆作战。面对钢铁般的“地下长城”和我们的充分准备,敌人放弃了东西海岸登陆夹击的计划。

注:老志愿军白光明同志现年事已高,所述事实可能不很准确,笔者参考了《抗美援朝的凯歌》等资料。此文由白云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