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清剿”与反“清剿”斗争

一、反三省敌人的联合“清剿”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7-09 12:00
    麦市突围后,红十六师再次受挫,湘鄂赣根据地的局面更加恶化,边区的游击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
    1936年3月,国民党召开湘鄂赣三省“剿共”联席会议,调集11个正规师、三省保安团和11个别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清剿”,把边区分为三个“清剿”区:
    第一“清剿”区,以平江、浏阳、铜鼓、修水边区为主,中心点为平江县的黄金洞、义江、芦洞、辜家洞、徐家洞、白水、胡坪、周方、横江、及毗邻的浏阳、铜鼓、修水等县的部分地区。部署5个师及湖南的几个保安团和7个大队,另有1个由叛徒组成的特务队。
    第二“清剿”区,以湖北省的大冶、阳新、通山等县交界地区为中心,及湖南省的临湘、岳阳两县交界的药姑山地区,部署3个师和1个纵队及部分地主武装。
    第三“清剿”区,以江西省的万载、宜春两县为主,中心点为原湘鄂赣省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万载小源,部署3个师及江西省保安团,6个县的保安团与部分地主武装。
    在“清剿”的方法上,从大举进攻转为分兵、分区、分期“清剿”;时间或一周,或半月,或一月;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广筑碉堡,层层封锁,把“清剿”、“进剿”、“驻剿”与“搜剿”相结合。主要手段有:(一)推行碉堡政策,层层包围封锁;(二)实行“宁可错杀三千,不要漏掉一个”的血腥屠杀政策;(三)强迫移民并村,实行经济封锁,以断绝红军游击队的物资来源;(四)推行保甲制度和联保连坐政策,强化反动基层政权,不准群众与红军往来;(五)利用叛徒“招抚”,分化瓦解革命队伍。
    敌人的这套“清剿”手段极其恶毒残忍,但边区的党、红军和人民群众并没有被吓倒,在省委的领导下,继续坚持英勇顽强的斗争。1936年3月,省委在平江黄金洞召开执委扩大会议,总结经验教训,部署反“清剿”斗争。
    一是根据新情况,对组织领导实行一元化领导,将原来的5个特委精简集中,重新划分为4个特委与军分区,平修铜、平浏长、湘鄂边等地区划为西南特委和西南军分区,特委书记兼分区政委谭启龙。
    二是在对敌斗争中,只对少数为非作歹的地主豪绅和反动骨干予以镇压,其他的一般不没收财产,争取他们中立或为我所用,以达到团结多数,分化瓦解敌人的目的。
    三是对保甲制度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对保甲长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政策,将这些保甲联防变成“白皮红心”,利用他们为红军办事。
    四是对叛变投敌分子采取区别对待政策。对叛变后为虎作伥、危害革命的叛徒,坚决镇压;对一般自首变节分子,没有出卖组织和同志的给以警告,发动群众进行监视。
在军事斗争上,总结前段反“清剿”斗争和多次突围的经验教训。在战术原则上,不再采用大兵团死打硬拼的打法,而是采用精干的游击队和游击小组形式,进行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打击对象变为以打挨户团、乡保政权为主。在打法上,采取分散对集中,集中对分散的不同打法,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以掌握游击战争的主动权。这些灵活的游击战术原则,对边区后期的游击战争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在反“清剿”中,省委还注意发展地方武装,先后组织了17支地方游击队和独立营,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以配合主力红军在外线的行动。各游击区也选择群众基础好、地形条件好的山区作为活动的中心区域,如湘东的黄金洞、幕阜山、大围山,湘鄂边的药姑大山等。
    同时,省委还提出“把工作放到外线去,反对固守山岭的保守主义”方针,在派部队进入敌占区的同时,派干部到外线建立支撑点,发动群众,掌握敌情。派有经验的干部深入白区,开展秘密工作。于1935年5月下旬在长沙县铜官镇成立中共湘江特委,在长沙、益阳、湘阴等地发展党员150余人,建立2个区委和16个支部。这些在白区工作的同志,采取多种形式,为边区的红军游击队传送情报、物资,配合游击队的反“清剿”斗争。
    1936年3月,“两广事变”爆发,“清剿”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大部南调。省委抓住有利时机,部署部队主动出击,到外线活动,多次予敌地方部队以歼灭性打击,取得了一定的战果。7、8月间,在平江辜家洞再次恢复红十六师,方步舟任师长,刘玉堂任政委。
    9月,红十六师在修水奉新一带活动时,敌海军陆战队1个团尾追而至。红十六师在东北分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将敌引进东坑设伏阵地,仅20多分钟,即歼灭敌团部,打死敌团长,残敌四散逃窜。这一仗歼敌2个连,俘敌600多人,缴获步枪和水机枪600多支。
    此后,红十六师又经多次战斗,于11月返回平浏地区,部队恢复到1000多人。省军区司令员严图阁因积劳成疾,不幸患病逝世。
    12月,湘鄂赣三省的国民党当局再次召开“剿共”联席会议,部署对苏区的“清剿”,设立湘鄂赣边区主任公署,刘兴任主任,并重新划分清剿区域:
    第一清剿区,以万载、宜丰、观前、安峰街、界排铺、三界尖、全丰、温塘、小源、黄茅地区为主,部署兵力1个师。
    第二清剿区,以宜丰、奉新、靖安、箬溪、北杂畈、太平山、界牌铺、安峰街、观前地区为主,部署兵力为江西省的3个保安团。
    第三清剿区,以界牌铺、洋港、阳新、姜桥市、金牛、咸宁、蒲圻、羊楼司、保安关、全丰、三界尖地区为主,部署兵力2个师。
    第四清剿区,以黄茅、温塘、全丰、保定关、平江城、浏阳城、大瑶铺地区为主,部署兵力为湖南省的4个保安团。各清剿区得手后,再逐次推进,向九宫山、太阳山、三界尖等边区中心地区清剿。
    为粉碎敌人对边区新的清剿,湘鄂赣省级机关与红十六师转战鄂东南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同月,红十六师在通山战斗中再次受到损失。1937年1月,师长方步舟叛变投敌,部队多次遭敌袭击,仅剩一二百人,到平江辜家洞后,经大力扩红,才恢复到三四百人。同年2月,红十六师返回黄金洞,改名为湘鄂赣野战军。3、4月间,野战军在铜鼓和宜丰两次与敌作战失利,返回平江河西咏生县,与省军区独立团合编,直到土地革命战争结束,国共合作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