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七、文教卫生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7-09 12:00
    各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广大劳动人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同时迫切要求成为文化的主人。各县党和政府很重视教育,设立文化委员会,主管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等工作。
    苏区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平江因为交通偏僻,许多地方未建立学校,国民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加上国民党反动军队多次进行“清剿”,一些原本很少的学校也被停办或捣毁,高等小学绝大部分停办,县城两个中学的校舍也破烂不堪,师资奇缺,教师待遇极低,许多进步教师大都离开学校投入革命阵营。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积极抓各地学校的恢复和建立,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发动群众,把破烂的祠堂庙宇一个一个地整修好,做成简易校舍;用木板和石头或砖块做成临时课桌,并修建了一些新的学校。如平江县第十三区,全区10个乡40多个村恢复建立了32所红色学校,共有入学儿童1100余人。为解决师资困难,挑选一批进步的乡间私塾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举办教师速成班,培训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补充教师队伍。
    学校恢复后,对教育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改革:一是村村办起列宁小学或红色小学,一村少则1所,多则三四所,使7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都能进校读书,并实行免费入学。二是学生所读的书都是由苏维埃政府文化部编印的《红孩儿》、《工农读本》和《列宁读本》,使学生们既学文化,又学革命知识;三是改善教师待遇,大多数地区留有公田给学校,作为教育事业费;四是教育、生产与战斗三结合,教学内容大都是讲生产、阶级斗争和地主豪绅的剥削。敌人进攻时,学校停止上课。加入儿童团的学生还要担负站岗、放哨、送信的任务。学校还要组织宣传队,担负革命的宣传工作;五是废除打骂教育,融洽师生关系。这些教育改革的实行,使学校教育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开展社会教育。各县苏区除抓好学校教育的普及发展外,还以各种形式发展社会教育。
    (一)设识字班。以1个或几个屋场组织1个班,凡15岁以上不识字的男女都可参加学习(地主、富农、反革命子弟除外),由苏维埃政府发给课本,灯油、纸张、笔墨自备,每晚学习两小时。
    (二)创办夜校。村村都办一所或数所夜校,凡未进学校的青少年和45岁以下的成年人均可参加学习,一般以村设校,按居民小组编班,一个班不超过30人,如钟洞区就开设夜校29所,入学青壮年510多人。
    (三)妇女半日制学校。嘉义、徐家洞等地区都开办了这类学校,使那些拖娘带崽的妇女,晚上不能上夜校读书,白天可用半天时间进行学习,一般学期为3个月。
    (四)挂识字牌。把黑板挂在过路人多的地方,用粉笔写上一些常用的与生活有关的普通生字,三四天更换一次,既帮助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又向他们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很受群众欢迎。
    (五)组织读报组。有条件的地方还订了报纸,以屋场为主组织读报组,向群众宣讲时事政策。
    国民教育的广泛开展,大大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这是苏区文化教育的巨大成就。
    为培养和选拔干部,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还在县城福音堂举办政治干部学校,招收300多名学生,为各区乡苏维埃政府输送干部。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由于当时对敌斗争的需要,及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苏区的新闻出版事业也逐步发展提高。如平江县苏维埃政府在嘉义谢江创办石印局,专门印刷文件、布告、书籍。又在嘉义周方兴办木梓印刷局及制墨合作社。1932年,印刷局、木梓局、制墨社合并为赤色印刷社。负责印制县工农银行发行的票币,还印刷了许多书籍、报刊。
    这一时期,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主办的报刊有《苏维埃》、《平江农村周报》、《冲锋》等。《冲锋》是1931年1月创刊的,以反映青年生活为题材的不定期刊物,专门登载各地青年的革命斗争活动和青年开展革命竞赛的情形,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论文、歌谣、小曲、谜语、戏剧、诗文等。
    组织俱乐部    为活跃苏区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县苏维埃政府与各区乡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文工团和俱乐部(又叫列宁室),配合党的中心工作,采取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演出,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1930年黄金洞区各乡都成立文工团。长寿街俱乐部设有读报、打拳、唱歌、打球、讲故事、说笑话、打莲花闹等文体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发展卫生事业   如1930年在平江徐家洞建立红色第三医院(后迁至黄金洞),全院有医务人员200余人,院以下设6 个诊所,其中中医所1个,全院可容纳1000多名伤病员,贫民经当地苏维埃政府介绍可免费治疗。1932年在该院附近还办起制药厂,制作100多种中药成品,解决当时少药的困难。1933年又在黄金洞建立小洞医院和残废医院,给群众治病。华容桃花山也建有红军医院,除为红军和地方武装人员治伤治病外,还为当地群众治疗,受到广大军民的欢迎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