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溪区发展非公经济的调查(2010第63期)

来源:核算科2010-10-20 00:00
浏览量:1|| | ||

  云溪区作为岳阳工业和物流重镇,受长岭、岳化2家大型企业的带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良好基础和难得机遇。近年来,该区高举民营强区大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富民强区的火车头。特别是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深层矛盾的制约,努力迎接挑战,全力化危为机,推动民营企业突围发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提速、升级、增效”的强劲走势。一是规模扩张加速。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4.8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税收3.89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365家、非公规模工业企业21家,到2009年底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4510户,非公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1家。二是产业集聚加快。非公工业企业主要向园区、港区和大厂周边集聚,三产项目主要向城区、厂区集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物流商贸、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规模养殖、娱乐休闲等产品群、企业群、产业群。三是管理创新加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全区民营企业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6个,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4个,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8个,火炬计划10项,国家专利74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达到58家。

  一、突出政策扶持,强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导向

  一定程度上讲,该区经济发展依托的是大厂,搞活靠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化解金融危机,实现“弯道超车,科学跨越”中,进一步强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导向,加快建设“民营强区”。

  一是党政更加重视。区委、区政府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突破体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并调整充实了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非公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区非公经济领导小组结合国家和省、市新出台的产业调整振兴计划,进一步完善了非公经济发展规划,明解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今后区域经济的主攻点;把鼓励和促进创业富民作为壮大非公经济的重要途径;把吸引驻区大厂科技人员、分流人员和经营能手到临港产业新区、工业园区发展作为非公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把工业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作为民营高新企业创业的试验田。

  二是政策更加宽松。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该区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关于全力推进创业富民的意见》和《进一步推进创业富民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了一整套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突出加大政策创新和落实力度,重新修订了招商引资、立项争资、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发展和财政性基本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供给、银信融资、税费优惠、手续代办、全程服务等方面提高了“含金量”,特别是在项目引进、产业开发、选人用人等方面赋予工业园区更多更为灵活的自主权,推动了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三是服务更加有力。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中心,设立了区、乡两级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把服务延伸到基层,为各类企业和创业主体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和项目开发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35名区级领导结对联系服务64家企业,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个案解决”的办法,帮助企业突围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推进银企合作,积极引导区内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新增贷款余款(不含贴现)11.6亿元,增长63%;组建泓信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共为85家企业担保贷款1.32亿元;在全市银企合作签约仪式和银企信贷洽谈会上,现场签约项目36个,总金额达到7.45亿元。

  二、突出创业富民,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

  区委、区政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藏富于民、创业富民,借鉴长沙“四小龙”发展经验,大力鼓励和促进全民自主创业,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增强动力、增添活力。

  一是大力弘扬创业精神。2009年,云溪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创业富民的意见》、《岳阳市云溪区全力推进创业富民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创业富民动员大会,厂地高层和区、乡、村三级干部及部分非公经济代表共8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临湘市十三村老总李国武等创业明星到会作了典型发言。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带动等措施,充分激发了全区干群特别是大厂改制分流人员的创业激情,掀起了公司热、老板热、经商热,涌现出一大批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

  二是多方拓宽创业渠道。坚持“非禁即入”,明确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突出放宽投资领域、放宽注册限制、放宽出资形式、放宽场所限制和放宽税费限额,把创业“门槛”真正降下来,坚决做到资金不分内外,老板不管大小,企业不论强弱,关系不论亲疏,只要投资云溪创业,都一视同仁;只要有利云溪发展,都一律支持。同时,狠抓经济环境治理,从严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滥用职权、破坏经济环境的各种不法行为,最大限度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优化创业环境。

  三是充分激活创业主体。大力培育大个体工商业主、企业家、经纪人、多层次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等创业队伍,突出加强个体工商业主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二次创业”,做大做强现有实业,鼓励能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坚持重奖和关爱非公有制经济创业有功人员,做到社会上给荣誉、政治上给地位、经营上给指导、生活上给关心。在2009年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区财政拿出150万元,重奖创业有功人员和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创业高潮。

  三、突出载体建设,拓展非有公制经济发展平台

  坚持以园区为主体,以大厂为依托,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和项目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云溪工业园扩张发展。2009年,云溪工业园被列入全省“千亿园区”计划,成为全省5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城区片全年完成1000亩项目用地开发,延伸主干道1.5公里。综合信息服务大楼、消防站、双回路电源、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投资11.8亿元的催化剂云溪新基地项目于2009年11月10日启动建设,投资7.8亿元东方雨虹防水材料一期项目实现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科苑、英泰、科立孚、东润4家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在工业园形成世界最大的酮醛树脂生产基地。长源化工、尤特尔生化扩建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溶剂油和酶制剂生产基地。2009年10月,园区荣获“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称号,今年又被评为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园区之一,现正在申报“省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前期工作已完成。2009年园区全年实现工业产值45.7亿元,创税1.53亿元。

  二是强力推进长炼工业园建设。对接服务炼化一休化项目的长炼工业园启动实质性建设,与长岭炼化达成合作开发框架性协议,完成跨港桥梁、入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首期295亩项目用地开发及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有不溶性硫磺等18个项目在谈,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四、突出项目带动,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

  始终坚持抓发展从项目抓起,充分发挥该区区位优势,切实加强项目建设,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主攻招商引资。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和企业,策划包装25个产业链和机械加工、物流、工业制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招商项目。大力促进招商方式创新,积极依托协会、商会、龙头企业和企业家招商,2009年组织12次小分队招商,邀请一批战略投资者来云溪考察、洽谈,成功引进了一批高质量的好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本地民营企业外向发展。2009年,全区共有内联招商项目37个,项目总投资74.4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56亿元。实现新投产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14亿元;新开工在建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22亿元;续建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38.74亿元;新签约引进项目21个,合同引资额21.55亿元。

  二是强推厂地协作。全力服务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抽调精干力量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安全隐患整治、出厂通道建设进程。积极做好泰格林纸、华能电厂扩张发展协调整服务工作。特别是依托大厂扩张发展,加强厂地间的资源整合和发展融合。2009年,有26家大厂改制企业和新上项目落户云溪,有320名大厂人员到地方创业就业,有270名地方能人进办公司、搞加工、跑销售、包工程。

  三是力促扩能增效。突出鼓励支持成长性好,产品抗风险强的企业新上二期工程扩能增效提高市场份额。2009年,全区有15家企业新上二期工程,一批中小企业产品不断升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长盛化工有限公司发挥技术创新优势生产T38F聚丙烯产品,以每吨高出市场150元的价格占据华南地区BDPP市场,企业产销率达100%。长源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主打产品三甲苯、四甲苯升级换代,每吨产品价格比过去提高了500元。全年,全区技术改造资金投资总额达到2.15亿元。

  五、突出产业升级,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打地方牌、走行色路,引导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聚发展,推动精细化工、物流商贸、城郊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抓龙头牵引。按照“龙头牵引、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思路,在工业园培育了以催化剂新基地为龙头的工业催化剂材料链、以锂系列为龙头的高分子材料加工链、以碳系列为龙头的环保溶剂链等六条精细化工产业链,到2009年底,园区共有101家企业,90%以上都在产业链上实现了循环式生产,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和规模养殖业,培育了雨荷莲业、科发农业、湘佳养殖、白泥湖特种养殖、文桥牌西瓜和钓鱼休闲娱乐基地等一批非工业性企业。全区到2009年底发展年产值过10万元的庄园式农业企业35家,年产值达20万元的养殖实体企业40家。

  二是抓自主创新。认真实施“小巨人”和科技创新计划,在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09年,仅云溪工业园就有5家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

  三是抓品牌提升。品牌是企业科技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优势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实施品牌战略,选定品牌产品培育导向目录,为企业培育品牌和保护品牌白日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同时,加强品牌培育和品牌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绿色食品”等品牌。到2009年底,该区形成了巴陵牌环氧树脂、雨虹牌涂料、白泥湖蟹、尤特尔生物酶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名牌产品。

  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该区激活民间投资、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牵引力,成为该区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