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四上”单位申报现状预警分析

来源:普查中心2015-05-12 00:00
浏览量:1|| | ||

联网直报“四上”单位,即: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重点服务业、资质以内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统称。“四上”单位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总量和增速的晴雨表,是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的重要载体,是GDP核算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小康建设综合考评、新型工业化考核、园区综合评价等考核考评的打分,同时也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和统计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4年底,我市联网直报“四上”单位在库数量为2826家,比2013年减少40家。2015年一季度“四上”单位在库数为2661家,同比减少94家,全省只有2个市州出现在库总数减少的情况。同时,我市2014年“四上”单位申报总数也由往年的稳居全省前三位,下降到全省第十位。在库数量和申报数量同时出现下降,是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以来的首次,在全省也显得尤为突出,“四上”单位申报现状十分堪忧。

一、主要原因

(一)单位退出数量较多

从年度和月度审批及统计数据质量整治工作来看,我市共退出联网直报单位102家,在全省属于较多的市州之一,加上申报入库企业较少,是造成我市联网直报单位在库数量和申报数量同时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申报工作亟待加强

县市区四上申报工作中持续出现“企业不报、基层不查、部门不督”的现象。

一是企业不愿意申报。相当一部分达到规模的企业对申报相当敏感,一见政府部门人员上门,首先就跟税收联系起来,心存疑虑,担心政府借申报来增加他们的税收和管理费用,从而拒绝进行申报。部分企业觉得申报成功后,每月需要按时报送报表,十分繁琐,增加企业工作负担,于是敷衍了事,从而不愿进行申报。

二是县区积极性不高。由于“四上”申报门槛较高,资料准备难度较大,基层工作人员不愿踏实细致的开展资料收集和申报准备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达到“四上”标准的企业没有及时申报入库。

(三)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2014年,在“四上”申报审批工作排名全省前8的市州中,长株潭城市群以及郴州、常德、衡阳等市州都对“四上”申报工作相当重视,相继出台各种激励措施,由政府发文或者以其他方式对申报入库的单位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开展申报工作的相关部门和企业统计人员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强力推进 “四上”申报工作,也取得明显的成效。我市做了一些工作,但力度不够大,效果不明显。

(四)部门配合程度不高

“四上”单位申报工作要求高、难度大、责任重,没有部门的全力配合,仅靠统计部门难以提高申报效率。与“四上”申报直接相关的部门有: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经信、商务、住建、房产、交通,有些部门在“四上”单位申报过程中,与政府统计部门配合协同性不高,在对符合申报条件单位的排查、汇总、调研和组织上报的工作上做得不到位。同时我市的服务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没有具体的主管部门,造成达到规模的单位不能及时进行“四上”申报,且服务业单位在申报工作中还存在漏报瞒报现象。

二、几点建议

(一)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实现齐抓共管

为切实高效地做好我市“四上”单位申报工作,积极有效地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按照部门管理职责与权限,一是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明确部门分工,细化工作职责,使“四上”申报的每项工作都有部门承担,都有专人负责,通过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努力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局面,共同推进“四上”申报;二是努力建立部门互联共享信息平台,部门之间要形成共识,统一信息交换方式、时间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促进资源整合,优化流程,规范制度,形成畅通的合作渠道,稳步推进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

(二)科学构建激励机制,力推申报工作

为强化部门协调,提高申报对象配合程度,消除企业和基层统计人员畏难情绪,切实推动我市“四上”申报工作有序进行,应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对年度内“四上”企业入库申报工作达标的单位及其统计人员,由市财政给予奖励和补贴。

(三)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根据 “先进库、后有数,要进库、走程序”的统计原则,大力加强业务培训,针对部门、基层和申报对象制定详细培训方案,确保不漏掉一个申报单位,不缺少一种申报资料,不填错一个申报指标,进一步提高“四上”申报通过率,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岳阳经济发展的实际,为新增长极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