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平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岳阳市统计局2010-06-10 00:00
浏览量:1|| | ||

2004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基本实现了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年度目标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465834万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453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66169万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160212万元,增长8.1%。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31.2∶33.3∶35.5发展到29.9:35.7:34.4。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重现生机。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686 万元,比上年增长5.2 %。其中,农业总产值114329 万元,增长1.7%;林业总产值15393万元,下降3.9 %  ;牧业总产值92029    万元,增长22.6 %;渔业总产值4235万元,增长7.1 %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700 万元,增长12.5 %。

种植业方面,立足粮食生产,继续调优产业结构。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7.8 万亩,比上年增加12.2 万亩。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52.5 万亩,比上年增长18.5万亩 ;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4.6%。全年粮食总产量489214 吨;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63万亩,茶叶产量2250吨;药材种植面积2.39万亩,瓜果种植面积1.4万亩。林业生产以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为突破口,全年造林12.2万亩。。

养殖业方面,全年共发展牲猪169.44万头,出栏97.34万头,同比分别与去年持平;山羊出栏29万头,同比增长0.7 %;发展家禽417.1万羽,出笼281万羽,同比增长40.88%和56.1 %;肉牛出栏4.45 万头,同比增长1.5倍。

农业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达到3.35万台,总动力达到3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4万千瓦,在年内遭受罕见旱灾的情况下,基本保证了农田灌溉和作业。

农村劳务经济取得进展。全年有18.55万农民外出打工,全县劳务收入达16.67亿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兴工强县,规模工业增速提效。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63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 %。全部工业增加值1203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55405万元,比上年增长57.8%。其中,重工业产值93519 万元,占64.2%;轻工业产值61886万元,占39.8%。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年实现销售产值152310万元,比上年增长58.7%,产销率达98.0%。经济效益继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725万元,比上年净增2019万元;亏损企业由上年的10家,减少到7家;亏损额257万元,比上年减少亏损147万元。上交税金7291万元,比上年净增 4723万元。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816 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3万平方米,竣工率为61.8%。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投资59549万元,增长44.0%;集体企业投资900万元,下降19.0%;50万元以下规模投资6554万元,增长7倍;个体投资15173万元,下降65%;更新改造完成28785万元,增长42.4%;房地产开发完成7946万元,增长 7倍,国有投资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6700万元。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第一产业投资9844元,比上年增长12.8%;第二产业投资48331万元,增长35.3 %;第三产业投资66625万元,增长11.0%;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城继续东张西扩,完成了东兴大道、新育才路、车站东路的配套建设,商业步行街、寺前工业小区、江滨体育公园、烈士公园、新汽车站、县城防洪提二期工程、财富花园、供销大市场等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通乡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完成平江--童市、伍市--向家、白土--南桥、梅仙--大洲、市里--岑川共五条线路111公里的公路改造工程。

四、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 18420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6%;旅客周转量3972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34万元,增长10.6%,电信业务总量5728万元,增长3.02%;移动业务总量6638万元,增长20.1%;全年报刊发行 8.1万份,邮函件103万件。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8.2万户,增长37.1 %;固定电话用户109596户,增长24.4%,电话普及率为 10.1%,住宅电话入户率为36.14%,计算机网络扩容增速后,用户达 5400户。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22万元,比上年增长9.4% ,其中,县的零售额42847    万元,增长10.6%;县以下零售额 59375万元,增长8.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382万元,增长9.6 %;餐饮业营业额11844万元,增长9.4%;其他行业零售额2996万元,增长4.1%。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继续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21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中央两税完成3393万元,增长10.2  %;地方财政收入17867万元,增长16.0%。全县财政总支出 45938万元,比上年增长17.4 %。

金融运转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52730万元,比年初增长1.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2712万元,同比下降10.8%;储蓄存款余额为209076万元,同比增长2.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160387万元,比年初下降7.4 %,其中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45526万元,比年初增长8.9 %,;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321万元,比年初下降61.3%。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各项保费收入1620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年支付各种赔款1307万元,比上年增长67.6%。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取得较大发展。年末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69人,学会、协会、研究会 17个。全年争取上级科研项目 14 个,申请专利10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平江一中进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年末全县有中小学校756 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职业高中5所,初中64所,小学434所,教学点244个,特殊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136405人。其中普通高中12549人,职业高中3647人,初中56950人,小学 6292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巩固率100%,小学升初中率98.6%,初中巩固率 93.4 %,高中巩固率90.7%,全县高考本科上线943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教学楼危房改造3.77万平方米。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末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7个,花鼓戏团1个,电影放映单位120个,县级图书馆1个,藏书10万册,乡镇图书馆27个,县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

广播电视事业稳定发展。有线信号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有电视中心台4座,电视发射台21座,电视覆盖率达90%;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达 75%。

乡村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有乡镇以上卫生机构59个,病床1391张,有医卫技术人员6219人。农村改水改厕成效明显。“两区”建设继续推进。

九、环境保护

“生态立县”,为创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全年正式批准设立5个乡镇环保站,取得常规监测数据14931多个,污染源监测数据4362多个,机动车尾气监测数据 2460多个。综合整治了汨罗江流域环境污染,共取缔和关停不法企业23个,督促淘汰落后生产工艺 5个,新上治理项目5多个,投入治理资金350多万元。逐步杜绝“小焙烧,小氰化”等危害环境的落后工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正在由理念变为现实。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1000775人,比上年增加 3510人,全年出生人口7622人,出生率7.6‰;死亡人口3782人,死亡率3.8‰。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3.8‰,计划生育率92.9%,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5070人,占总人口10.5 %,比上年末净增2084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0730元,比上年净增 458元,增长4.5%,城镇居民可供支配收入5886元,比上年净增 318元,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2408元,比上年净增224元,增长10.3%,年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9076万元,比年初增加5835万元,增长2.6%。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有40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929人,有5056 人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管理。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 58万元,为76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226.93万元,有3100名下岗职工纳入低保;有251个单位2933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城镇就业安置451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3814人,农村就业转移安置 185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