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市统计局2013-07-02 15:23
浏览量:1|| | ||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坚持既定工作思路,主动应对各种考验,在“稳定、调整、转变、提高”中,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基本竞争力在中部百强中排名第70位。

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5.5:57.3:27.2调整为13.2:60.1:26.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779元,增长22.8%。

为民办实事全面落实完成。省委、省政府下在的我市31项实事项目和岳阳市委、市政府下达的41项完成情况较好。改造县乡公路,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256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1000口;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5所;新增通电话自然村7个,建设农家书屋工程63个。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9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0.0亿元,增长5.3%;林业产值0.9亿元,增长7.5%;牧业产值18.2亿元,增长2.4%;渔业产值4.1亿元,增长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亿元,增长17.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2011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7.2千公顷,增长2.0%。其中:粮食作物种植64.1千公顷,增长2.0%;全年粮食总产量38.4万吨,增长3.7%,其中稻谷产量34.3万吨,增长3.8%,蔬菜26.5万吨,增长2.6%,肉类产量8.4万吨,减少2.6%,水产品产量3.0万吨,增长0.7%。

主要牲畜存出栏情况如下:

牲畜名称

年末存栏

增长(%)

年末出栏

增长(%)

生猪(万头)

66.5

2.0

113

-2.9

牛(万头)

5.7

3.6

1.6

-1.9

羊(万头)

1.0

6.4

1.1

-2.7

家禽(万羽)

332

9.2

318.6

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导作用继续增强。2011年,工业总产值 478.1 亿元,增长4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7.9 亿元,增长44.3 %;工业增加值127.2亿元,增长25.6 %,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发展到13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26.9%。规模工业企业229家,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35.83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2.59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58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95.7亿元,增长29.2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0.15 %。我市成为中国社科院“城市矿产”循环经济调研基地,工业园跻身全国六家标准化试点行列,中日第六次节能环保论坛再次推介汨罗模式。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156.5亿元,增长43.1%。

建筑业不断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9亿元,增长 59.8 %。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发展。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增长37.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额108.8亿元,增长36.5%。年内开工项目238个,投资项目132个。

房地产业持续较快发展。2011年末,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17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三级资质及以上企业2家,房地产开发完成4.2亿元,增长83.4%,从商品房屋建筑用途看,住宅投资2.9亿元,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9.0%,房地产施工面积38.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9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客运公司现有汽车辆数 136辆,客运量351万人次,增长1.2%,客运周转量 25459万人次,与去年持平。铁路旅客发运量59.0万人,货运发送量39.6万吨。

邮电通信稳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8034万元,增长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2699万元,增长 19.4 %,电信业务总量5335万元,增长4.6 %,本地电话用户5.7万户,下降16.2 %,移动业务收入 1.8亿元,增长28.6 %,移动电话用户26.0万户,增长8.3 %,GSM900兆基站数 236个,增加30个;联通业务收入 4500万元,增长28.6 %,联通用户8.0万户,与去年持平。

六、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亿元,增长 17.6%,其中城镇39.5亿元,乡村6.5亿元,分别增长15.5%和22.6%,按行业分,批发业12.0亿元,零售业28.3亿元,住宿业0.7亿元,餐饮业5.0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引人注目。全年共引进域外项目73个,总投资60.7亿元,到位资金26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个,到位外资1510万美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3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

七、旅游和城市建设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我市三星级宾馆发展到3家,其他宾馆、招待所发展到100多家,旅行社及营业部发展到8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发展到11家。10月底,举办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展销特色商品,每天都有近万人次参观选购。

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市政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完成了屈原南北路提质改造工程,劳动北路改造工程以及新桥垃圾场二期建设工程。全年路灯建设投入近100万元,维修、更换路灯部件1500盏次,共抢修线路100多处,近5000米,维护更换控制箱40个,保持了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主要道路亮灯率达到98%以上。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增长 30.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8亿元,增长43.8%,上划中央“两税”收入4.8亿元,增长14.3%。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1.4亿元,增长23.0%,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林水、医疗卫生支出增加较多。

金融市场发展较快。2011年,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9.3亿元,增长24.7%,其中个人存款56.4亿元,增长19.5%,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9.4亿元,增长12.2%。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保险机构共 13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2.4元,增长14.3 %,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 0.6亿元,与去年持平,寿险保费收入1.8亿元,增长20.0 %,保险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支付和结付各项赔款0.6亿元,下降73.9%。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市全年共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2项。其中申报国家科技平台建设项目和创新基金项目16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预计可到位项目资金1600万元。全年共成功申请专利113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61件、外观设计专利45件),专利授权78件。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9所(含民办学校2所)、幼儿园91所(含公办幼儿园11所);在校学生和在园幼儿8.4万人,在职在编教师5360人。学前一年教育率达100%,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75.8%。2011年春季开学,全市小学学生巩固率100%,初中学生巩固率为99.99%,公办普高学生巩固率为99.52%,职高学生巩固率为95.6%。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年共组织开展了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等活动,共向乡镇、农村免费送戏40场,公益电影4344场,达到了每乡每月一场戏、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全市共有6处文保单位顺利申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屈原墓十二疑冢国保申报工作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初评。我市在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评选活动中荣获:长乐故事会入选“十大最具魅力项目”,汨罗市跻身“湖南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市、区)”。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为98.9%,筹集基金11863.6万元,住院人次数39377人,门诊治疗人次数436176人,参合农民总体受益面为92.2%。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七苗接种71104万针次,麻疹类5012针次,糖丸基础免疫16467万剂次,全市共上报乙丙类传染病9种,计476例,确诊结核病419例,所有病例都得到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发生。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了市第35届普、职高(学生)篮球赛,举办了第40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今年的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上,我市有4人获得了摔跤冠军、男子接力第五名、800米第四名,创造了我市运动员在全国大型运动会上的最好成绩。奥赛成绩突出,我市学生在全国数学、物理奥赛中,共获奖15个。参加省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一中“多功能洗浴管网增焓装置”获得一等奖,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67.0万人,比上年增加4652人,增长0.7%。全年出生人口7934人,人口出生率11.9‰。全年死亡人口4026人,死亡率6.0‰。自然增长率为4.0‰。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1年,全社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80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35元,增长14.9%,农民人均收入 8377元,增长22.0 %。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加强。全市社会保险综合参保单位1740个,参保人数24.9万人,全年新增参保人数10003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702人,援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08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53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72人。全年共开展职业培训7690人,组织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3466人,开展企业职工培训3089人,开展失业职工培训1920人,开展创业培训197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2011年,全市共完成水利投入1亿元,建设水利工程5122处,完成土石方580万立米,整治病险水库21座,更新改造排涝泵站5处,维修、新建机埠45处,衬砌高标准渠道180公里,建设标准山塘800口,完成山塘清淤1260口,修复水毁工程2200处,水利抗灾和农业增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通过环保审批新、改、扩建项目89个,其中省级审批8个,岳阳审批21个,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对12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实行了否决。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11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07起,事故死亡人数17人,直接经济损失311.9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7%,1.9 %,上升595.4 %。年初开展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全年共关闭非法采石场、挖砂场所300多处,停建违规建筑800多起次,强制拆违210多起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关停非法加油(气)站点6处,取缔烟花爆竹非法作坊16家和经营户68家。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