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以来,我市普降大雪,气温急剧下降,低温阴雨天气持续至今。在阴雨连绵、日照减少的少见气候条件下,蔬菜等农作物生长缓慢,供应陷入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至3月初,增加了市民生活成本。
一、1月—2月蔬菜市场运行情况
元月份,随着春节日益临近,各大、中、小学陆续放假和外出人员返乡,蔬菜消费需求从月初开始稳步增加,蔬菜日均消费量节节攀高,元月份各周日均交易量分别为43.7万公斤、58万公斤、61.5万公斤、72万公斤、123万公斤,特别是月底因临近春节,蔬菜日均成交量猛窜到123万公斤,环比增长70.83%。受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本地蔬菜因日照不足、气温偏低等因素影响,生长缓慢,导致供应减少,质次价高。如菜薹、油菜、生菜分别高达16元/公斤、12元/公斤、10元/公斤,涨幅均在20%以上,比往年同期偏高。外调蔬菜因天气因素和春运繁忙,物流运输和仓储成本较平时大幅增加,保管难度加大,导致蔬菜批零价格大幅上涨。如西红柿、青椒、苦瓜、冬瓜、豆角等外调蔬菜销量上涨幅度较大,价格分别上涨22.2%、33.3%、30%、25%、20%。
2月份,因经历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蔬菜生产大幅减产,供应减少,蔬菜生产、采撷和运输、保管成本增加。特别是临近春节,市民提前备货,蔬菜需求增加,岳阳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日均交易量达123万斤,增长70.83%。在强劲需求的拉动下,蔬菜批发价格猛窜至5.27元/公斤最高价位。零售价格在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下,节后一反常态,不降反涨,稳步上涨最高达8.45元/公斤,比节日期间上涨4.45%。
后段,随着持续阴雨结束,春暖花开,气温升高,日照增多,万物复苏,本地蔬菜进入茂盛生长期,菜苔、菠菜、油菜、和大白菜、芹菜等大路菜开始大量上市,我市蔬菜供应偏紧的局面可以得到扭转。预计3月份蔬菜价格将呈大幅下降走势。
二、菜价高位运行原因分析
往年春季过后,菜价回落的速度较快,今年因受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长时间处于高位,回落速度非常缓慢。表明今年1月—2月份蔬菜的供应状况始终处于偏紧的状态。根据与往年1月—2月份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对比,住年的菜价只是在临近春节时快速走高,春节过后迅速回落,而今年春节之前菜价就早早冲到高位,春节过后仍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如下:
1、持续阴雨天气是菜价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去年底的强降温、强降雪冻坏本地蔬菜,导致蔬菜供应偏紧,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往年的1月—2月份,我市蔬菜批零均价在春节期间会出现较高的价位,因为春节期间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加大,蔬菜批零均价都会明显高于平常时期。但是,春节过后,菜价会快速回落。今年春节过后,菜价一直居高不下,有些品种的价格甚至还高于春节期间。这是因为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了蔬菜生长,低温天气使得蔬菜保存难度加大,品质变差,供应减少,导致蔬菜价格长期处于高位。
2、节日效应抬高了蔬菜价格。元月份以来,随着春节日益临近,各大、中、小学陆续放假和外出人员返乡,蔬菜消费需求从月初开始稳步增加,特别是市民节前提前备货,大量采购蔬菜,蔬菜日均消费量节节攀高,春节前几天蔬菜日均成交量猛窜到123万公斤,环比增长70.83%。
3、阴雨天气增加了蔬菜运输成本。因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蔬菜采购和保管难度加大,加上春运繁忙,物流运输和仓储成本较平时大幅增加,导致蔬菜批零价格大幅上涨。
三、稳定菜价的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蔬菜的种植收益与同期种植的粮棉油相比,要高出许多。然而,蔬菜种植中存在着气候影响、市场价格变动等较大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在盲目种植状态下,使蔬菜生产时常处于“高价—扩种—低价—减种—高价”的恶性循环中。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应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事前预警机制,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调节职能。由于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相关部门和协会组织应当在种植前后,收集田间地头、流通环节的各类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利用媒体等权威信息平台发布,让菜农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蔬菜市场信息和走势,掌握市场总供给的信息,合理安排蔬菜种植面积。
第二,建立蔬菜供应链条。相关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解决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与尚不正规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蔬菜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使菜农告别无序种植,其生产的蔬菜才会真正适销对路,进入高效流通体系。应鼓菜农建立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农户组织起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
第三,培养菜农市场意识。蔬菜价格涨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菜农必须有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当前,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生产技术、种植品种、沟通渠道也较少,蔬菜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既挫伤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也增加了蔬菜生产的不确定性。要通过学习,提高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政府部门可采取组建协会的方式,让菜农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提高风险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