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党风廉政教育之以史为鉴(十)驭者与官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   2019-10-15 10:53
浏览量:1 | | | |

北宋文学家大学士石曼卿有一次从报慈寺出来,才一登车,驭者失控,马受惊,把石曼卿摔到了地上。随从慌忙搀扶。街市上的人纷纷围观,猜想石曼卿一定会大声怒骂。谁知石曼卿轻轻地抽打了一下马,对驭者说:“辛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是‘瓦学士’,可不就摔碎了么?”

马受惊失控,摔了高官。轻者受责,重者治罪,驭者肯定诚惶诚恐。赶上石曼卿这样的官,不责备,反调侃,把驭者之祸消弭于无形,实在难能可贵。

驭者,相当于今天的司机。古时高官出行基本无需亲劳腿脚,惯例武官骑马,文官乘轿,或者都乘车,驾车者便称驭者。字典里说“驭”即“御”,乃古代“六艺”之一,也算一种技艺。只是驭者专职驾车,地位毕竟不高,与平民无异。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给高官驭马驾车,身份地位可能会有微妙的变化。

春秋时期,齐相晏子乘车出门。过驭者家门口,被驭者的妻子从门间窥到。驭者归家,其妻请去(请求驭者休妻)驭者不明就里,很纳闷也很委屈。妻子说:“晏子当宰相,仍然态度谦和,你一个马夫,却趾高气扬(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自以为了不起。”驭者从此不敢趾高气扬,变得低调谦虚,后来竟然做了大夫。

给一国之相驾车,其实真有趾高气扬的资本。总在高官眼前晃,极易混个脸熟。更何况,人非草木,牵马坠蹬,嘘寒问暖日久,驭者与官必会生出点“感情”。感情一旦升温,升官也是极有可能的。被妻子教训了一通的驭者,之所以能担任大夫一职,关键还在晏子的推荐。晏子发现驭者的变化,细问方知变化由来,觉得驭者堪用,是个人才,直接举荐。普天下比驭者有才的人比比皆是,唯独驭者得到晏子的举荐,难道不是驭者近水楼台的缘故?

当今一些贪腐案中频频出现一种从业者的身影,那就是司机。有些司机凭借接近领导的特殊身份参与贪污腐败,成了贪官的帮凶。比如帮助贪官收受贿赂,藏匿、转移财产,甚至协同卖官鬻爵。这些司机在行贿人和贪官之间搭桥,成了牵线人,驾车倒成了副业。驭者,本为方便官员执行公务,只需做好“控马”工作即可,职责清晰明了。一旦与官员关系复杂化,驭者可能就不满足于控马,“控官”也不在话下。在媒体报道过的一些贪腐案子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先是司机做官员的代言人,大肆收受贿赂,然后利用与官员“同贪共腐”的事实,恐吓、要挟官员,最终带到操控官员的目的。

当然,驭者与官,也未必都有猫儿腻。比如北宋王旦与控马卒的故事,就很值得玩味。王旦为相时,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怪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曰:“然。”于是厚赠之。盖平日控马,公但见其背不见其面故。因去见其背,方省也。

此事值得玩味之处有二:一在不识控马卒面。按照今人的想象,五年控马卒,即使不跟王旦打得火热,也肯定混个脸熟了,奈何对面不识?二在却识控马卒背。控马卒转身离开,王旦才认出,可见五年里,控马卒根本没有机会与其面对面,也就没有机会“牵线搭桥”,更别提“同贪共腐”了。

五年不识驭者面,回身方知控马卒。是王旦为相正直,为人简约,不置田产住宅的真实写照。当今一些与司机、秘书等称兄道弟的官员真应该以此为镜鉴,和身边人保持“安全”的距离,以防“同贪共腐”,甚至栽在司机等身边人的手里。